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应用T-Scan Ⅲ型系统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咬合变化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7 19:28
【摘要】:目的:应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的咬合变化。方法:选取门诊慢性牙周炎患者26人,常规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以及口腔卫生指导。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应用T-ScanⅢ型咬合分析系统分析诊断患者的咬合变化情况,包括咬合时间(OT)、咬合分离时间(DT)、咬合力中心点位移(COFT)、最大面积帧时咬合力占影片最大咬合力百分比(MABF/MMF)以及左右侧咬合力平衡度(BFDB)。治疗前后咬合指标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OT、DT延长,COFT增大,差值分别为(0.20±0.14)s、(0.11±0.08)s、(0.81±1.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BF/MMF和BFDB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值分别为(-7.20±4.41)%、(-8.90±7.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咬合状态。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occlusal changes of 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 T-Scan type III occlusal analysis system.Methods: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were selected for routine supragingival scaling,subgingival scaling,root smoothing and oral hygiene guidance.T-Scan type III occlusal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to diagnose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6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occlusal force, including occlusal time (OT), occlusal separation time (DT), occlusal force center displacement (COFT), occlusal force as a percentage of the maximum occlusal force (MABF / MMF) and occlusal force balance (BFDB),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of COFT was (0.20 + 0.14) s, (0.11 + 0.08) s, (0.81 + 1.19) mm,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口腔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口腔科;
【分类号】:R78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洪臣;姜华;王燕一;郭少雄;;咬合创伤对口颌系统的生物学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进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鹤;法永红;杨永进;蔡兴伟;李广;;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5期

2 李亚利;张玉玮;刘娟;张苗;;无牙颌患者新义齿修复前后咀嚼肌功能及咬合状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4年10期

3 班宇;宫苹;;分段式全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设计的思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1期

4 张志媛;辛海涛;寇亚莎;赵艳芳;吴玉禄;;咬合力调整对不同附着水平前牙动度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振宇;Wistar大鼠咬合创伤模型牙周与颞下颌关节毛细血管铸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鹤;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2年

2 张志媛;咬合调整对前牙牙周组织功能性改建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鹏程;牙周基础治疗影响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牙转归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4 张燕;牙周病患者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汪宁;种植支抗辅助摇椅弓打开成人安氏Ⅱ2错(牙合)前牙咬合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钟晓霞;下颌肯氏Ⅰ类牙列缺损不同印模技术修复后咬合功能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俞燕芳;谷志远;傅开元;;咬合创伤致咀嚼肌疼痛的中枢机制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2 刘晓东,王美青,孙磊,俞艳芳,傅开元;单侧咬合创伤致大鼠咬肌痛觉敏感的行为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郝作琦,刘洪臣,朱美玲,段利军;咬合创伤去除前后牙髓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4 董研,刘洪臣,王新木,刘大庆,武胜昔;咬合创伤对三叉神经脊束核敏化作用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5 朱美玲,刘洪臣,郝作琦,段利军;咬合创伤大鼠三叉神经节PN_3及NaN mRNA的表达[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6 史玉斌,王嘉德,曹采方;实验性鉭创伤对牙髓和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7 傅开元,马绪臣,张震康,孙开华,王晶,朱晓滨;,

本文编号:2246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246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