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07:49
【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于医院进行人工骨植入术的颌骨囊性缺损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则给予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发生感染情况方面,观察组有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56%,对照组有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2.2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人工骨植入术的颌骨囊性缺损患者给予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能够有效的预防骨植入感染的发生,降低骨植入腔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够起到引导植入腔骨组织再生的效果,进而在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rosthetic bone surface covering with oral repair membrane o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of implant cav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Seventy-two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cystic defect underwent artificial bone implantation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6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36) and control group (n = 36).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vered with prosthetic bone surface and the infection rate of bone implant cav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re were 2 cases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2.22%. The infe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5.5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2.2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cystic defect treated with artificial bone implantation, the oral repair membrane covering artificial bon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infection of bone implanta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bone implant cavit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guide the regeneration of implanted bone tissue, which can be further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作者单位】: 台州市立医院口腔科;中国医科大学绍兴医院口腔科;
【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ZYC-A02)
【分类号】:R7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文海,陈仝,陈振光,余国荣;微晶玻璃人工骨材料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2 刘义荣,顾国珍,薛淼,钱云芳,马晓龄,孟爱英;E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动物体内植入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5年03期

3 汤继文,张玉德,刘春梅;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1997年05期

4 王胜资;张斌;王纾宜;;E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对面神经影响的实验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7年05期

5 李立新,林大全,任成君;辐射等效人工骨功能材料的设计及其实现[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刘义荣 ,薛淼 ,顾国珍 ,马晓龄;EH型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物性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5年01期

7 富凯;;美国发明新型人工骨材料[J];科学世界;1994年09期

8 余东;雷华;唐晓军;俞冰;牛峰;张志勇;归来;;低温快速成形人工骨的敷贴植骨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1期

9 王大平;朱伟民;江捍平;陆伟;刘浩江;熊建义;欧阳侃;刘建全;彭亮权;韩云;;纳米羟基磷灰石/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郝强;赵丽;关继奎;关雨;;人工骨材料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章培标;崔阳;于婷;王宇;崔立国;景遐斌;陈学思;;生物可吸收高分子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2 徐俊华;王慧明;;纳米陶瓷仿生人工骨的研制及体内外活性研究[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连芩;王珏;李涤尘;;复合材料人工骨内部纤维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许宋锋;王臻;李涤尘;连芩;胡学峰;张涛;王林;李智;;基于RP技术立体编织仿生微结构人工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5 陈德敏;;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个性化设计制造颅颌骨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6 陈明晃;王梓壬;赵晓伟;林建华;;可塑形人工骨材料——羟基磷灰石骨水泥的研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7 许伟华;;VEGF和BMSCs对骨质缺损内的珊瑚人工骨材料的影响[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苏奎;人工骨开发驶入快车道[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张园;上海研制成注射型人工骨材料[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惠成;复合同种异体骨毮基质干细胞人工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孙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陶瓷复合人工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3 何伟;纳米双相陶瓷人工骨的制备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4 车向新;诱导型人工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杜明奎;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的水热合成工艺及降解性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6 卓祥龙;新型nanoHA涂层BCP人工骨的制备及在兔脊柱融合模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杨进城;复合抗肿瘤活性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明;抗感染硫酸钙/丝素人工骨的构建及相关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敬;仿生人工骨材料PLA-nHA熔融沉积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郭遐;载缓释BMP-胶原复合人工骨材料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郭帅帅;海胆刺及其仿生结构应力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爱民;纤维增强型微管结构仿生人工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刘金标;可塑形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体内外相关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7 俞园园;重组类人胶原蛋白Ⅱ仿生人工骨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唐焕章;珍珠层人工骨复合成骨细胞的体内成骨作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9 薛建华;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检测盒的动物体内实验[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0 哈达;人工骨组织仿生结构造型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63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263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