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口腔癌—内皮细胞融合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潜在作用

发布时间:2018-12-14 17:58
【摘要】:口腔癌是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鳞状细胞癌(SCC)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口腔癌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口腔癌的治疗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近几十年口腔癌患者,特别是鳞状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甚微,仍然只有60%左右。复发及转移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转移及复发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细胞融合在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细胞融合与肿瘤的关系研究较少。最近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细胞融合可能与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紧密联系,例如,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异质性及起始、肿瘤干细胞的起源、多耐药性及高转移潜能的获得等过程。本文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内皮细胞(EC)融合的角度出发,试图提示细胞融合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下中的潜在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从体外寻找OSCC/EC自发性融合的证据并加以鉴定;②探索研究OSCC/EC融合的机制及相关通路;③探索研究OSCC/EC融合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潜在作用。 实验一OSCC/EC体外自发性融合的检测及鉴定 目的:探讨OSCC与EC在共培养条件下是否发生自发性融合。 材料及方法:PKH26标记的内皮细胞(HUVEC)与CFSE标记的OSCC细胞系体外共培养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双荧光标记细胞;在慢病毒转染体系下,HUVEC及OSCC细胞系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eGFP标记的HUVEC与RFP标记的OSCC体外共培养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双荧光标记细胞;女性来源(XX)的HUVEC与男性来源(XY)的OSCC细胞系体外共培养24小时,Carnoy's液固定后,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融合细胞。 结果:PKH26标记的内皮细胞(HUVEC)与CFSE标记的OSCC田胞系体外共培养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橙黄色的双荧光标记的细胞;在共培养体系下,eGFP标记的HUVEC与RFP标记的OSCC能够自发性融合形成双荧光标记的细胞,其双荧光细胞能够分裂增殖;女性来源(XX)的HUVEC与男性来源(XY)的OSCC体外共培养,FISH检测结果示同一细胞核中存在XXXY染色体,表明HUVEC与OSCC发生自发性融合,同时检测到部分细胞核含有XXXXXXYY染色体且细胞核处于分裂状态,表明融合细胞能够进行核重组且进行分裂增殖。Cal-27, SCC4及SCC9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融合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OSCC能够与EC发生自发性融合,此种融合细胞能够发生细胞核重组;重组之后的融合细胞能够分裂、增殖。 实验二VCAM-1/VLA-4通路介导TNF-a促进的OSCC/EC融合 目的:探讨TNF-a在OSCC与EC融合中的作用及VCAM-1/VLA-4是否介导OSCC/EC融合。 材料及方法:免疫组织化学(IHC)用于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VLA-4及VCAM-1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从蛋白水平分别检测OSCC细胞系及HUVEC中VLA-4及VCAM-1的表达:在TNF-a刺激条件下,运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标记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的细胞融合状况;通过抗体封闭实验验证VCAM-1/VLA-4通路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 结果:IHC结果示: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肿瘤细胞表达VLA-4蛋白,组织标本中的血管表达VCAM-1; Westernblot从蛋白水平进一步检测发现OSCC细胞系表达VLA-4, TNF-a可诱导HUVEC中VCAM-1的表达上调;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标记法检测发现TNF-a能够明显提高OSCC/EC细胞融合率,而通过抗体封闭VLA-4及VCAM-1致使TNF-a的促融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 结论:TNF-a能够促进OSCC-EC的融合;VCAM-1/VLA-4通路能够介导TNF-a的此种促融合作用。 实验三OSCC/EC融合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潜在作用 目的:探讨OSCC/EC融合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潜在作用。 材料及方法:eGFP标记的HUVEC与RFP标记的OSCC体外共培养,先于多聚甲醛固定前在荧光显微下定位双荧光融合细胞(多聚甲醛固定后RFP荧光消失),分别用波形蛋白(Vimentin)及角蛋白(Cytokeratin)检测融合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OSCC细胞系及融合细胞用顺铂(Cisplatin)30uM处理36小时,TUNNEL法检测OSCC细胞系及融合细胞的凋亡状态;OSCC细胞系与融合细胞混合注入裸鼠体内,一个月后取出瘤体,冰冻切片,eGFP及RFP双荧光染色法及FISH检测瘤体内的融合细胞。 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融合细胞表达EMT相关蛋白Vimentin及上皮特异性蛋白Cytokeratin; OSCC细胞系及融合细胞用顺铂(Cisplatin)30uM处理36小时,TUNNEL检测结果表明OSCC细胞系中80%以上的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然而融合细胞的凋亡率约30%;在裸鼠体内实验中,eGFP/RFP双荧光染色法表明裸鼠瘤体冰冻切片标本中存在双荧光表达细胞,FISH法进一步检测发现XXXY融合细胞存在于瘤体标本中。 结论:OSCC/EC融合能够获得亲代细胞的某些生物学表位,此种融合细胞具有更强的化疗药物抗性,从而使得OSCC-EC融合细胞能够具有更强的生存潜能。 综上所述,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OSCC与EC能够自发性融合,OSCC/EC融合细胞能够发生核重组,继而维持分裂、增殖能力,且表达双亲细胞标记物,具有更强的Cisplatin药物抗性;炎症诱导因子TNF-a可通过VCAM-1/VLA-4通路促进OSCC/EC融合。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朝霞,刘永波;一种新的内皮细胞分离方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任德成;胡娟娟;张均田;杜冠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3年10期

3 潘虹;王庭槐;;内皮细胞caveolae,caveolin-1的生理功能[J];医学综述;2006年22期

4 殷观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8年12期

5 刘宝宜,陈铁镇,张宝庚,宋继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病变的研究(摘要)——主动脉内皮细胞平掙,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1年S1期

6 刘宝宜,陈铁镇,张宝庚,宋继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的研究(主动脉内皮细胞平铺技术,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方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7 张连元;;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中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机能[J];煤矿医学;1983年04期

8 刘怀琼;李德馨;;内皮细胞的功能与休克的关系[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85年04期

9 何泽涌;;关于内皮细胞研究的某些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87年03期

10 何泽涌;;关于内皮细胞研究的某些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应大君;陈卫军;周丁华;;内皮细胞机械感受功能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邓红;李懿萍;来茂德;;高糖环境细胞间相互作用对内皮细胞产生活性氧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林萍章;PualJ.Pearson;RaymondCartier;KazuhiroHashimoto;HartzellV.Schaff;;内膜再生过程中,内皮细胞之反应[A];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讨论会论文专集[C];1991年

4 赵彭涛;李志超;董明清;贾斌;张莉莉;;LPS对培养的BPAECsⅠ型Na~+/H~+交换器活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熊建琼;朱佩芳;王正国;蒋建新;;髓样分化蛋白-2在内毒素与内皮细胞结合中的作用[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心华;甄永苏;;烯二炔类抗生素力达霉素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彦荣;应晨江;易海维;衣卫杰;孟依;刘烈刚;孙秀发;;绿茶多酚对牛内皮细胞窖蛋白-1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武汉市营养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蔡绍皙;张莉;韩亚刚;蒋稼欢;;流动腔底面内皮细胞图型化研究与图像处理[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汪毅;陈允钦;;高密度脂蛋白与内皮功能[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马向红;黄体钢;杨万松;周丽娟;;四氢生物喋呤对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中药抗血栓机理及对内皮细胞的生物医学研究取得佳绩[N];科技日报;2000年

2 赵军;耳毒性药物对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3 华朋;热爱老年事业 投身老年医药[N];中国老年报;2000年

4 高国起;提升ACE2活性可消退动脉硬化斑块[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佳愉;中药善调理 降压重保肾[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刘道安;保护动脉内膜 减少冠心病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城;LPS调控静脉内皮细胞膜形态及通透性引发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宋恩;内皮细胞源性KLF15调控TM激活蛋白C抗凝血途径及MCP-1介导炎性反应影响DVT形成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宋凯;口腔癌—内皮细胞融合的分子调控机制及潜在作用[D];武汉大学;2014年

4 张可满;氧化型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诱导激活[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5 贾素洁;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与内皮细胞通讯功能障碍及(口山)酮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6 郭志坚;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蛋白质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7 肖晖;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李毅;活化蛋白C对脂多糖诱导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陈丽华;一种新的内皮细胞可诱导性粘附分子的表达调变及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10 郑敏哲;初探内皮细胞膜微粒(EMPs)于体外对内皮细胞功能及凋亡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Y盒结合蛋白-1C末端结构域调节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米雪楠;MicroRNAs对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及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王媛;Ti表面四种生物分子功能修饰层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潘芝娟;抗HLA抗体对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邵洁;TNFAIP8L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高雪;环境因子对内皮细胞影响及相关磷脂图谱的建立[D];天津大学;2007年

7 陈瑶;IGF-1对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李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态学改变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贾红丹;血小板微颗粒影响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瑜;尿酸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致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探讨[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79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379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