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过影像学与术中所见对比研究,探讨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变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好发位置及病变类型,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为关节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病例资料选择:选取2015年0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颞下颌关节门诊收治的76例患者的88侧被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WilkesⅣ、Ⅴ期)的关节,经手术证实有髁突骨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3例(16侧),女性63例(72侧),患者年龄14~67岁,平均年龄49.6岁,所有患者均除外颞下颌关节特异性炎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近期外伤史、胶原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且为第一次接受手术,术前均进行MRI及CT检查,术中直视下确诊有骨改变并记录其病变类型和发病区域,拍摄照片资料。2研究方法:将88侧手术证实有髁突骨改变的关节患者的术前MRI和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中所见为标准,分别统计CT和MRI对髁突骨改变的检出例数和漏诊例数,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差异;术中观察和记录术中所见髁突骨改变发病类型(Ⅰ型:表面不规则、侵蚀;Ⅱ型:骨赘、骨疣;Ⅲ型:凹陷吸收;Ⅳ型:磨平、变短)和髁突骨改变发生区域(将髁突表面划分为前外侧、前内侧、后外侧、后内侧四个区域),分别统计四种病变类型和四个区域的发病率,比较四种病变类型在四个关节面的发生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探讨髁突骨改变发生区域和发病类型的关系;将术中所见髁突形态学改变与MRI图像表现进行对比观察,增强对于髁突骨改变形态学的认识。3统计方法: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配对四格表和R×C表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MRI诊断出髁突骨改变88侧关节中的83侧,检出率为94.3%,CT诊断出髁突骨改变88侧关节中的76侧,检出率为86.4%,比较MRI和CT诊断髁突骨改变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于髁突骨改变的检出率要高于CT;2 88侧髁突骨改变的关节中,发生髁突表面不规则、侵蚀的占51.1%;发生骨赘、骨疣的占27.2%;发生凹陷吸收的占4.5%;发生磨平、变短的占32.9%。其中,一侧髁突可伴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类型;3前外侧面、前内侧面、后外侧面、后内侧面发生四种髁突骨改变的概率分别为32.4%,32.4%,15.5%和19.6%,髁突骨改变发生在前斜面的概率要多于后斜面;4术中所见下四种病变类型在四个关节面的发生率各有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表面不规则、侵蚀最常发生在前内侧面;骨赘、骨疣好发于前外侧面;凹陷吸收是前斜面多于后斜面;磨平、变短则最好发于前内侧面;5术中打开关节下腔后,可见到髁突表面骨质都有不同的变化,与术前MRI图像表现相比,术中所见的髁突形态学改变更加显著多样。(1)MRI图像上髁突骨皮质薄厚不均匀,连续性中断,骨皮质模糊;术中髁突则表现为髁突表面高低不平,软骨和(或)软骨下骨局部增厚或侵蚀等。(2)MRI图像上局部骨质硬化形成尖锐突起;术中可表现为髁突表面刃状或粟粒样突起,卷曲样改变,孤立的骨赘或者骨疣。(3)MRI图像上髁突骨质缺损破坏,局部凹陷,凹陷区骨皮质模糊不清;术中可表现为髁突表面火山口样改变或凹陷横贯髁突表面,局部凹陷区骨皮质缺损。(4)MRI图像上髁突弧形前斜面变平,或整个髁突表面磨平变短;术中髁突表现为关节前斜面磨平,髁突整体高度降低,有骨松质暴露。结论:1 MRI诊断髁突骨改变的检出率高于CT,可作为诊断髁突骨改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颞下颌关节髁突骨改变前斜面多于后斜面,其中,髁突表面不规则、侵蚀最为常见,其次是磨平、变短,骨赘、骨疣,凹陷吸收。3术中所见髁突形态学改变比影像学表现上更加显著多样,如骨质硬化形成的尖锐突起、髁突表面刃状、粟粒样突起,卷曲样、火山口样改变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陈冠军;庄汝杰;;磁共振超短回波序列诊断软骨病变的优势评价[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年11期
2 李晓敏;杨晓喻;陈奕帆;包丽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不同分期的锥形束CT三维位置比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3 王留兰;孙琦;董敏俊;陶晓峰;;螺旋CT、锥形束CT与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像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年01期
4 沈灵芝;姚君;刘从华;艾虹;;RW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10期
5 傅开元;张万林;柳登高;陈慧敏;马绪臣;;应用锥形束CT诊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6 孟娟红;张万林;柳登高;赵燕平;马绪臣;;牙颌面锥形束CT与普通X线检查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7 胡敏,姚军,田嘉禾,尹大一,许亦权;核素骨显像诊断颞下颌关节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3期
8 杨驰;颞下颌关节镜外科[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9 向喜林,陈仪,戴其昌,陈敏莹;颞下颌关节结构形态的测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1年02期
10 李峰,王美青,张贵祥,刘满生,尤志军;颞下颌关节磁共振影像形态与解剖形态相关性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跃;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力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399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39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