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术前正畸治疗
发布时间:2019-02-18 07:39
【摘要】:目的: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应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并对其临床矫治效果进行讨论。 病例与方法:病例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07月收治的一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男性患者,年龄为19岁;患者牙牙合发育阶段为恒牙期,双侧第一磨牙为近中牙合,即安氏Ⅲ类关系,双侧尖牙为近中关系,前牙关系呈Ⅰ度开牙合,后牙反覆牙合,上下颌牙列中度拥挤,上颌中线右偏约3mm,下颌中线正,Spee曲线平坦。正面观为凹面型,面部左右对称;侧面观为凹面型,面中1/3凹陷,面下1/3较前伸,鼻唇沟浅,上颌后缩,下颌前伸。对该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建议选用正畸矫治与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方法,大致矫治方案为:术前正畸矫治前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利用拔牙间隙将右侧牙列唇侧外的尖牙纳入牙列,调整上颌中线,直立上颌前牙牙轴,使用橡皮链将上颌左侧后牙近中移动关闭剩下间隙;下颌不拔牙,采用方丝弓控根以达到去除牙齿代偿性舌向倾斜的目的;正颌手术后再采用前牙斜行牵引调整上下颌牙弓的中线、Ⅲ类颌间牵引调整上下颌相对颅底部的正常位置建立后牙远中关系、三角形牵引对后牙段的咬合关系进行精细调整,待矫治结束后分析及对比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数据,讨论整个治疗方案对病例的治疗效果。 结果分析:患者矫治疗程共用22个月。比较该患者矫治前后的相关数据:(1)SNA从75°增大到81°,SNB从87°减小到80°,ANB从-12°增大到1°,Wits值从-32mm增大到-6mm,上颌骨相对于颅骨底部的位置A-NaPerp.值从-10mm增大到-7.5mm,下颌骨相对于颅骨底部的位置Po-NaPerp.值从8.5mm减小到-8mm,上颌有效长度Co-A值从81mm增大到90mm,下颌有效长度Co-Gn值从143mm减小到130mm,使上下颌骨的矢状向关系由Ⅲ类关系变为Ⅰ类关系,并且ANS-Me值减小了8mm,下颌平面角FMA值减小了2°,表明面下1/3的高度减小,下颌骨逆时针方向旋转。APDI由术前116°减小到98°,使骨性Ⅲ类关系得到改善;ODI由术前50°增大到81°,开牙合倾向得到解决,建立了上下颌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2)上颌前牙牙轴明显改善,U1-NA从40°减小到31°,U1-NA从16mm减小到6mm,U1-SN从117.5°减小到110°,上切牙突距(上前牙-A)从13mm减小到5mm;IMPA从72°增加到81°,表明下切角数值趋向合理。(3)软组织的侧貌有显著地变化,矫治完成后,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得出,软组织颏前点后退,E审美线顺时针方向后移,上唇突度ULP从1.5mm增大到2.5mm,上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EP-UL从-9mm增大到-2mm,面凸角NA-PA从2°增大到10°,下唇突度LLP从8mm减小到6mm,,表明上唇前移,下唇后移,面凸角增大,矫治结束后患者的面貌协调,患者十分满意矫治后的效果。 结论:(1)正颌手术可以纠正异常的上下颌骨间大小、形态和位置关系,配合正畸医生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和外观,因此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矫治成年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理想方法。 (2)术前正畸治疗是使正颌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去除牙齿的代偿倾斜,并直立上下颌牙齿于上下颌骨牙弓中的正确位置,以保证正颌手术后将上下颌骨间的关系恢复到理想、协调的位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83.5
本文编号:242561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彦恒;现代正颌外科与口腔正畸[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2 赵志河;李雪;;正畸边缘病例矫治思考[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2期
本文编号:2425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25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