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微种植钉与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打开下颌咬合效果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0 07:44
【摘要】:[目的]通过CBCT进行模型、下前牙长度测量;运用头影测量软件进行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对比研究微种植钉与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在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过程中牙根吸收及打开咬合效能机制,探讨其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使用3MSmart-clip被动自锁托槽矫治患者20例,年龄13-17岁,平均14.8岁。患者均为安氏II1类错胎,均角,前牙深覆(?)Ⅱ°~Ⅲ°,Spee曲线曲度2mm,均采用拔除4颗前磨牙(14、24、35、45)进行矫治。实验按打开咬合的方法分为:种植钉支抗组(A组),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组(B组)。两组均使用3M热激活镍钛丝进行矫治,弓丝更换顺序为0.014英寸→0.016英寸→0.016x0.022英寸热激活镍钛丝,每组弓丝使用8周。A组于下颌弓丝更换至0.016x0.022英寸热激活镍钛丝时,在下颌两侧侧切牙和尖牙牙根之间唇侧牙槽骨处植入微型种植钉,每侧施加30g力压低下前牙。B组上颌整平排齐完成时,戴用上颌平面导板,粘下颌矫治器,于弓丝更换至0.016x0.022英寸热激活镍钛丝时弯制摇椅弓。下颌治疗开始6个月后,制取A、B两组下颌模型,拍摄CBCT、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CBCT进行矫治前后Spee氏曲线值、下前牙牙根长度测量;运用头影测量软件进行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软硬组织测量。 [结果]正畸治疗早期阶段种植钉支抗组(A组)与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组(B组)治疗后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下侧切牙牙根吸收相对大于下中切牙;B组治疗后下中切牙牙根吸收略大于侧切牙,组间吸收差值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在打开咬合过程中ANB角减小,平均1.56±0.41。;下切牙压低,平均2.58±0.58mm(P0.01);磨牙有少许的升高,平均1.06±0.55mm(P0.05);下前牙少量唇倾,平均1.39±0.52°(P0.05)。治疗前后FMA、Y轴角、下面高/全面高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打开咬合过程中ANB角增大,平均1.34±0.22。;磨牙升高,平均3.49±1.12mm(P0.01);下前牙唇倾,平均4.51±0.99°(P0.01)下切牙的压低较少,平均1.16±0.60mm(P0.05)。治疗前后FMA、Y轴角、下面高/全面高,治疗后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FMA、Y轴角、下面高/全面高B组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L1-MP距平均减小2.58±0.58mm,减小量大于B组(P0.01);B组L6-MP距平均升高3.49±1.12mm,升高量大于A组(P0.01)。A组的OB值及Spee氏曲线值治疗后分别减小2.99±0.52mm、2.61±0.43mm较B组的1.69±0.21mm、1.23±0.18mm下降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1.正畸治疗打开咬合阶段种植钉组与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组治疗后均发生了中切牙与侧切牙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微种植钉打开咬合主要是通过切牙的压低实现,下颌顺时针旋转不明显,适用于均角或高角型深覆(?)病例;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打开咬合主要是通过磨牙的升高及前牙的压低和唇倾实现,下颌顺时针旋转明显,适用于均角或低角型深覆(?)病例。两者打开咬合机制不同。 3.正畸治疗打开咬合效能种植钉支抗优于平面导板结合摇椅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妍,许天民,杨敏志,林久祥;高角及低角型深覆鉭矫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怡;James MAH;许天民;;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中牙齿的分割精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3 左志刚;胡敏;;正畸治疗导致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和诊断评估[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4 魏惺;赵立星;许桢睿;唐娜;赵志河;;关于中国人正畸支抗用微种植钉牙槽骨植入安全区的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5 谢晓艳;张祖燕;;锥形束CT与8层螺旋CT检测牙根外吸收的可靠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4期

6 王希晨;吴建勇;;热激活镍钛弓丝的性能及研究进展[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7 王秀婧;阎燕;乔琳;;平导和反SPEE曲弓丝治疗前牙深覆鉭的效果比较[J];口腔正畸学;2008年02期

8 罗倩云;儿童和成人打开咬合不同机制的初探──附20例X线头影测量分析[J];口腔正畸学;1996年02期

9 曾金玲;前牙深覆鉭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J];口腔正畸学;1998年03期

10 李春雷,李长霞,王大为,张春元;正畸治疗中拔牙与牙根吸收关系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461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61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