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6-10 09:00
【摘要】:随着抗骨吸收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不断使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作为一种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受到广泛关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属于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危险因素众多,在一般人群中的年发病率大致为每年1×10-5。目前存在多种假说解释有关机制。双膦酸盐和狄诺塞麦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使骨吸收及骨重建减少。双膦酸盐的抗血管生成作用降低了颌骨区域血供,同时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口腔局部的菌群还会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和减少血管生成。除此之外,双膦酸盐对口腔黏膜细胞的直接作用和颌骨的解剖结构都对骨坏死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的治疗措施因患病情况存在差异,但均以减轻痛苦、控制软硬组织感染、延缓或停止骨坏死进程为主。本文就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相关机制、分期以及预防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use of anti-bone resorption and antiangiogenic drugs, drug-associated jaw necrosis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s a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Drug-associated jaw necrosis is a multifactorial disease with many risk factors.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s about 1 脳 10 ~ (- 5) per year.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hypotheses to explain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Bisphosphonate and Dinosemer can inhibit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osteoclasts, promote osteoclast apoptosis, and reduce bone resorption and bone reconstruction. The antiangiogenic effect of bisphosphonate decreased the blood supply of jaw region and inhibited the immune function of the body. Local oral flora will also further aggravate tissue injury and reduce angiogenesis. In addition, the direct effect of bisphosphonate on oral mucous membrane cells and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jaw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necrosis. The treatment measures of the patients wer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illness, but the main treatment measures were to alleviate the pain, control the infection of soft and hard tissue, and delay or stop the process of osteonecrosis. In this paper,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mechanisms, staging and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f drug-associated jaw necrosis we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四川大学);
【基金】:国际口腔种植学会基金(973_2014)~~
【分类号】:R7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Smruti Pushalkar;Xin Li;Zoya Kurago;Lalitha V Ramanathapuram;Satoko Matsumura;Kenneth E Fleisher;Robert Glickman;Wenbo Yan;Yihong Li;Deepak Saxena;;Oral microbiota and hos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程;王泽坤;骆南羽;唐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才;;双膦酸盐的名称及其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年09期

2 程群;朱汉民;刘忠厚;;所有的双膦酸盐都一样吗?[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年05期

3 张程亮;吕操;刘东;;武汉地区33家医院2008-2010年双膦酸盐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年06期

4 赵航;苏俭生;;双膦酸盐致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年01期

5 胡洁芬;陈懿;吴文;;双膦酸盐的发展及临床应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年02期

6 李庶心,王志清,胡文祥;双膦酸盐治疗和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7年02期

7 郑虎,翁玲玲;双膦酸盐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97年09期

8 陈静,王建,李瑞芳;双膦酸盐对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J];河北医药;1999年05期

9 康鲁平;;双膦酸盐的临床应用[J];福州总医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张纪存;王文越;柳云恩;郑成富;侯明晓;;长期服用双膦酸盐与非典型性骨折相关性的病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倩;王永碧;贾铮;;警惕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孔瑞娜;赵东宝;;双膦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都一样吗?[A];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2011年浙江省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晁爱军;;特殊情况下双膦酸盐药物的安全性[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徐为公;;双磷酸盐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A];2009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孙侃;刘建民;孙寒晓;陆楠;宁光;;双膦酸盐和食道癌发生风险的关系:一项来源于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中青年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韩桂艳;邢小平;王鸥;孟迅吾;连小兰;夏维波;李梅;姜艳;;双膦酸盐在高钙危象抢救中的作用[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双膦酸盐治疗肺癌新进展[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0年

8 朱芳兵;严世贵;孙启才;蔡迅梓;朱晗晓;李睿;蔡友治;;双膦酸盐不同载荷模式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骨量丢失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宫琳;唐伟华;;双膦酸盐对骨形成蛋白诱导骨骨吸收抑制作用的研究[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谢海宝;;重视双膦酸盐的临床应用和研究[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国家级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董红燕;后双膦酸盐时代新靶点[N];医药经济报;2013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国内双膦酸盐药物渐入佳境[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王雪飞;第三代双膦酸盐降低乳癌复发风险[N];健康报;2008年

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 鲍春德 本报记者 魏平 整理;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首选双膦酸盐[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萍;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接受双膦酸盐治疗急性期不良反应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程蒙;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应用双膦酸盐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3 曾旎;唑来磷酸盐对成骨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广;双膦酸盐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吸收效果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李莉华;成骨生长肽羧基端五肽衍生物H13D与双膦酸盐的ADFR疗法对OVX大鼠骨代谢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6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496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