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平台转移设计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影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9:09
【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牙种植动物模型,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研究在负重与非负重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面设计方式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的影响。为种植体-基台连接面设计的优化、临床种植体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6只,全麻后拔除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愈合3个月后采用埋入法植入种植体,共计36枚。采用分组对照方式,根据植入种植体基台连接面设计方式不同分为三组:A组植入传统设计的Osstem-US系统种植体;B组植入平台转移设计的Osstem-GS系统种植体;C组植入平台转移设计的Ankylos系统种植体。3个月后,行埋入式种植体二期手术,连接牙龈成型基台;1个月后,右侧行金属全冠修复,左侧不做修复。8个月后处死实验用犬,制作带种植体的硬组织骨磨片。标本切片经图像分析后定位:种植体肩台(IS)、种植体骨结合冠方最高点(CLB)、牙槽嵴顶骨水平(BC)和结合上皮顶点(aJE);测量各组的IS-CLB、IS-BC及IS-aJE距离,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所有实验动物均无感染及意外死亡,所有种植体均无临床动度,均形成良好的软组织袖口,骨结合良好,成功率100%。 (2)A组IS-CLB为1.16±0.26mm(负重)、1.15±0.37mm(非负重);IS-BC为0.76±0.32mm(负重)、0.72±0.59mm(非负重);IS-aJE为0.94±0.29mm(负重)、1.07±0.35mm(非负重)。 (3)B组IS-CLB为0.33±0.33mm(负重)、0.34±0.51mm(非负重);IS-BC为0.21±0.31mm(负重)、0.21±0.50mm(非负重);IS-aJE为0.17±0.34mm(负重)、0.07±0.34mm(非负重)。 (4)C组IS-CLB为-0.10±0.63mm(负重)、-0.07±0.44mm(非负重);IS-BC为0.04±0.42mm(负重)、0.14±0.30mm(非负重);IS-aJE为-0.01±0.1lmm(负重)、-0.02±0.18mm(非负重)。 (5)传统设计的A组分别与平台转移设计的B组、C组相比,IS-CLB、IS-BC及IS-aJE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平台转移设计的B组与C组相比,IS-CLB、IS-BC及IS-aJE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6)各组IS-CLB、IS-BC及IS-aJE在唇侧、舌侧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负重与非负重条件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传统设计种植体颈部出现较为明显的骨吸收,这种骨吸收现象与种植体功能性负重无关; (2)与传统设计相比,平台转移设计能有效地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稳定种植体颈部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平台转移设计种植体减少颈部骨吸收的主要机制可能为:在种植体-基台连接面上形成的平台有效地阻挡了细菌、炎细胞沿种植体表面向下侵袭;并将生物学宽度的形成限制在平台上。从而减少了微间隙因素、生物学宽度因素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的影响。
【图文】:

袖口,基台,软组织,种植体


动、脱落等。金属全冠及牙叛成型基台上有少量软垢及食物残渣,均可轻轻拭去。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明显炎症,无红肿,探之不易出血,质软,色泽正常,与种植体结合紧密,,形成良好的软组织袖口,与周围牙靓无明显区别。见图2一图4。图2良好的软组织袖口(右侧负重侧,更换修复基台时观察)图3右侧负重8个月后图4左侧非负重8个月后2.组织形态学观察2.1种植体一骨结合界面

平台转移设计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影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右侧负重8个月后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秀;迷人玉颈何处求[J];健康生活;1997年11期

2 施方圆;让颈部为年龄保密[J];中国健康月刊;2001年04期

3 夏文慧;颈部受压导致眼睑与结膜出血一例报告[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84年01期

4 梁玉伏,张省才;左颈部横纹肌肉瘤一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8年04期

5 李秋菊;颈部按摩脑受益[J];农村天地;2005年07期

6 王克强;愿您的玉颈更迷人[J];健康生活;1994年04期

7 谢国瑞;带蒂斜方肌皮瓣移位修复颈部增生性疤痕一例报告[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8 丘明生;颈部出现肿块要想到哪些疾病[J];中国健康月刊;1989年01期

9 Beauty制造;懒人美颈操[J];家庭护士;2005年01期

10 徐晓霞,李旎;护好女人的“第二张脸”[J];家庭医药;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雒星梅;付勇;周水洪;;颈部游走性异物1例[A];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成立60周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付丽;周延民;;平台转换结构中肩台变化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李琳;孙宇新;朱冬冬;;13例颈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治疗分析[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全冠民;袁涛;王颖杰;高国栋;尚华;;下颈部间隙划分及常见疾病MSCT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沈自力;;颈部复合性损伤死亡1例分析[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雷伟华;;颈部胸腺样分化的癌临床病理类型探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顺勇;;锐器伤致颈部椎动脉破裂2例[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李永生;;颈部淋巴结肿大90例临床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铭;陶国才;毕敏;顾健腾;吴艳;;EXIT用于胎儿颈部巨大包块的治疗[A];第十五次长江流域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中南六省麻醉学学术年会暨2010年湖北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董巍;杜贵友;田志岗;张建林;陈敏亮;宋慧锋;;多个软组织扩张器在颈部整复的临床应用(附24例报告)[A];2002年烧伤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兆玲;颈部穴位注射治疗慢性头痛[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2 曾秀华;颈椎保健十四招儿[N];健康报;2006年

3 张建;上班族最该练脖子[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江城辉;落枕以后怎么办[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于峰;让颈部肌肉“活”起来[N];大众卫生报;2008年

6 刘阳;热敖颈部可缓解头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丁剑;老人不宜的危险动作[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40种足底按摩法天天做[N];健康时报;2008年

9 保健时报记者 穆晶晶;颈背痛别忙“摇头晃脑”[N];保健时报;2007年

10 郭险峰;有车族借车多动动[N];健康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炜;组织工程种植体构建及植入放疗区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姜琳;微种植体支抗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和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单丽华;影响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和骨整合形成的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汪昆;牙种植体共振频率影响因素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程涛;单种植体固位覆盖义齿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缪国专;颅颈部畸形影像学分析及相关解剖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7 顾亮;Calcineurin抑制剂对种植体骨整合的影响和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王晓静;微弧氧化改性纯钛种植体经皮部位生物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9 高媛;一种改良型牵张式种植体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蒋丽君;基于颈部特征的衣领三维结构数字化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敬哲;光滑柱状颈部构型的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力强;平台转移设计对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影响的组织形态学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川;圆柱形、颈部锥度、末端锥度及膨胀式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陈琳;种植体植入倾斜度和长度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2年

5 黄炫;基于C-NCAP鞭打试验座椅参数对颈部损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6 郭娜;生理性咬合对临近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吴堪葵;下颌后牙种植单端桥基牙支持骨组织的动力学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薛洪权;超短种植体(长度≤7mm)不同表面设计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0年

9 梅双;种植体不同螺纹形态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朱丽娜;不同种植体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2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592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