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形态及位置与腭部形态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20:24
【摘要】:目的:舌体与腭部都是口颌系统重要的组织结构,对上气道的通气情况以及颜面部美观有重要影响,通常舌体位于腭部与口底空间内,形态与之相协调,AngleⅡ~1患者由于下颌后缩,舌体及腭部形态位置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目前对于AngleⅡ~1患者舌体及腭部形态的各研究结论不一,且二者间相关关系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此类患者拍摄头颅侧位片与CBCT后,测量其舌体形态位置、腭部形态特征,从舌体及腭部方面了解此类错牙合畸形发生机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诊治此类错牙合畸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治疗前成年AngleⅡ~1下颌后缩错牙合患者2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22岁;同期选入的成年个别正常牙合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1.5岁。由同一位影像科医师为患者拍摄头颅侧位片及CBCT。应用头颅侧位片对舌体位置形态进行测量。通过Mimics17.0软件将患者CBCT数据三维重建后测量腭部形态。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个别正常牙合与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两组间舌体及腭部各指标差异;采用Pearsom相关分析法检验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组内舌体及腭部指标相关性。结果:1.t检验结果:(1)腭部形态差异: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的中腭长与全腭长均大于个别正常牙合(P0.05);上颌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舌倾角大于个别正常牙合(P0.05)。(2)舌体位置与形态差异: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高度大于个别正常牙合(P0.05);两组间代表舌体相对于硬腭位置的指标TDP1、TDP2、TDP3及舌体水平位置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位置较个别正常牙合靠后位。2.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垂直位置与最大腭高度呈正相关(r=0.503,P0.05)。代表舌体相对于硬腭位置的指标TDP2与最大腭高度呈正相关(r=0.475,P0.05)。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上颌第一前磨牙舌倾度与舌体水平位置呈正相关(r=0.527,P0.05),与舌体垂直位置呈负相关(r=-0.530,P0.05)。上颌第一磨牙舌倾度与舌体水平位置呈正相关(r=0.488,P0.05),分别与舌体垂直位置、舌体相对硬腭位置指标TDP2呈负相关(r=-0.644、-0.552,P0.05)。提示舌体位置靠后下位与上颌后牙舌倾程度增大以及腭高度增加有关。其余测量指标间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1.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腭部狭长集中在中后部,其横向差异可能主要由上后牙舌倾导致。2.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位置可能较个别正常牙合靠后,并且舌体高度较高。3.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腭部形态可能主要与舌体位置相互影响,与舌体形态未见相关。
【图文】:

舌体,形态测量,位置,舌背


交点 Tu 为舌背最凸点;H 点与 Tu 连线的-C-PALant 等分,每条直线分别与舌背、硬TDP3)均代表舌体相对于硬腭的位置。图 1)舌尖点 T 直线距离 连线的垂直距离图 1) 至腭平面 PP 距离 与 PP 的垂直线至 T 点距离代表舌体水平腭位置 1腭位置 2腭位置 3

头位,眶下缘


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腭部形态测量定点:将 CBCT 数据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 im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格式导出,再导入 Mimics17.0 软件,进在冠状面上调整双侧眶下缘至同一水平面,,在矢状面上使经过眶下缘外耳道上缘(图 2)。进行阈值裁剪、区域增长后将腭部图像三维重、高度及长度进行定点与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8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新;贵林;赵阳;赵震锦;关士焕;;一种新型治疗AngleⅡ类错鉭畸形的矫治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孙莉莉;陈敏;王建国;;肌激动器矫治AngleⅡ类1分类错鉭前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Effects of Incident Wave Angle and Seabed on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uoy[J];Engineering Sciences;2005年02期

4 ;Joint Angle and Delay Estimation (JADE) in Antenna Array CDMA Systems[J];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2002年02期

5 ;Optimum Design of Highway Excavation Slope Angle: Evidence from Dawu Section of Jingzhu Highway[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2001年03期

6 金雪岩,王夏秋;Influence of Angle of Attack and Lateral Force between Wheel and Rail on Wear of Rail ——a Lab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0年01期

7 张劲林,顾建政,许荣庆,刘永坦;A Chirp Scaling Algorithm for Spaceborne SAR System with Large Squint Angle[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8年04期

8 ;Stability of the Dividing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 for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J];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1996年01期

9 ;Study on Porosity of Ceramic SiC Using 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J];Annual Report for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1995年00期

10 ;An International Angle on the Dalai Lama[J];CHINA'S TIBET;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月华;杨晓江;;AngleⅢ类错鉭畸形患者翼外肌磁共振成像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Survey of Malocclusion Among3713 Freshmen at Hainan University[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A];Application of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4年

4 陈娟娟;;Improving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inguistics[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季彤;;AngleⅢ类错鉭正畸治疗前后肌电变化的对比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SUN Qingzhu;CHUL-Ho Kim;;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ar-diffuser Angle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for the Driving Stability of a Blunt Body[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M.Y. Lin;;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of Asphaltene Aggregation in Incompatible Crude Oil Mixtures[A];Application of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4年

8 ;Two-staged Combination of Laser Iridotomy and Iridoplasty Versus Laser lridotomy in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Tien Yin Wong;JB Jonas;;Retinal Vessel Diamet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pen-Angle Glaucoma.The Beijing Eye Study[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胡景团;葛秋云;张冰;;Angle’s Ⅱ~2错鉭的正畸治疗[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苏 徐敬玮;做个漂亮的桌面小钟(下)[N];电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方;GSK-3β稳定错配修复蛋白PMS2抑制卵巢癌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之瑜;AngleⅡ~1下颌后缩患者舌体形态及位置与腭部形态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席理;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周奇颖;不同拔牙模式对生长发育期AngleⅡ~1错鉭软组织侧貌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茜;成人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5 刘芳;Angle Ⅱ~2 错(牙合)颅面结构特征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圣军;AngleⅡ类错(牙合)伴颞颌关节紊乱病的髁突运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何科;AngleⅠ类与AngleⅡ类错(牙合)患者髁突表面积与体积三维重建比较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刘红梅;成人AngleⅡ~2患者非拔牙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9 徐宏;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运动时咬肌及颞肌前束的肌电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10 王琦;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应用自锁托槽对AngleⅡ~2非拔牙矫治前后前牙唇倾度变化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4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04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