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冠边缘位置的金瓷冠对慢性牙周炎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29 20:29
【摘要】: 目的 通过放射免疫检测方法检测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前后的牙周健康基牙及慢性成人牙周炎基牙龈沟液(GCF)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P物质(SP)的水平及变化,结合牙周临床指标的监测,探讨冠修复因素及不同冠边缘位置的金属烤瓷全冠对健康基牙和牙周炎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初步探讨金属烤瓷全冠对慢性牙周炎炎症进展的影响,为优化牙周炎基牙的修复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选择56例轻度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及41例牙周健康者的100颗拟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后牙为实验对象,且均为三单位固定桥的基牙。按就诊顺序及不同冠边缘位置分别将其随机编入龈上组、平龈组和龈下组,设牙周炎基牙对侧同名牙为牙周炎组内对照,分别于备牙前及戴冠后6个月,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并记录牙周临床指标。 2.放射免疫检测方法检测TNF-α、SP的水平。 3.统计学处理 TNF-α、SP的数据及牙周临床指标均以(?)±S表示,冠修复前后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与组间数据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NF-α及S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 1.牙周健康组基牙戴冠后6个月与修复前比较,以及慢性牙周炎组基牙戴冠后6个月分别与修复前及对侧同名牙比较,GCF中TNF-α、SP的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 2.牙周健康组基牙戴冠后6个月龈上、平龈及龈下三种冠边缘位置的基牙GCF中TNF-α、SP水平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牙周炎组基牙戴冠后6个月龈下冠边缘位置的基牙GCF中TNF-α、SP的水平显著大于龈上及平龈组(P<0.05),平龈组大于龈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牙周健康及牙周炎基牙龈沟液中TNF-α与SP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 1.冠修复是导致基牙牙周损害的危险因素,基牙原有牙周状态是决定损伤的重要因素。 2.龈下冠边缘位置的金属烤瓷全冠使牙周炎基牙龈沟液中炎症介质水平显著增加,提示牙周组织炎症免疫反应加重,龈上冠边缘是对牙周炎基牙牙周组织影响最小的冠边缘形式。 3.牙周健康基牙戴冠6个月后三种冠边缘位置之间比较,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长期效果有待研究。 4.龈沟液中炎症标记物TNF-α、SP的检测可以为判断牙周组织炎症和免疫反应状态提供有价值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文昕;何健民;冯利;聂敏;闫雪萍;宋静;车谨;;AIF、Bcl-2在慢性成人牙周炎龈组织中的表达[J];山东医药;2011年2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段建民;文军;李洪涛;王桥;;离体粘接加即刻回植治疗前牙残根纵折1例报告[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莉;王秀珍;;牙隐裂早期临床治疗[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洪涛;段建民;文军;王桥;;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28例报告[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冯青;邓华颉;毛艳;李幸红;兰利冲;麦志松;周凌燕;吴东津;;D.T.Light-Post石英纤维桩的临床应用观察[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于海涛;迪丽努尔·阿吉;;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松;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发牙周炎病理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伊哲;金属烤瓷全冠临床效果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程培红;不同冠边缘位置的金瓷冠对慢性牙周炎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3 贾莉;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陈素凤;极固宁~(TM)对全冠牙体预备后活髓基牙牙髓组织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5 刘茜;不同金属烤瓷全冠对龈沟液中TNF和MMP-8水平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卓锋;不同金属烤瓷全冠对龈沟液内TNF-α与IL-6水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7 孙亮;金属烤瓷冠颈部美学缺陷及改进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廖先e,

本文编号:2606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06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