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的提取及其生物学作用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17:20
【摘要】: 目的: 提取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将不同浓度的外膜蛋白溶液作用于小鼠巨噬细胞,比较不同血清型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电泳结果的差别,观察不同浓度的外膜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IL-1β的影响。 方法: 1取3种不同血清型的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D7S、SA716和SA1151,培养三天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 2分别培养收集菌细胞,并配置菌细胞悬液,利用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蓝染色方法记录电泳条带的分布。 3采用超声破碎及超离心技术提取三种血清型伴放线放线杆菌的外膜蛋白,利用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蓝染色技术分析鉴定三种外膜蛋白的分子量。 4使用三种不同浓度的外膜蛋白溶液刺激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巨噬细胞R264.7,设立空白对照组和3个不同浓度外膜蛋白实验组,分别在第12小时和第24小时时采用ELISA检测每孔中IL-1β含量,实验重复3次。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IL-1β的差异。 结果: 1粗糙型伴放线放线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呈单独、成对或是呈小团生长,呈半透明圆形菌落,菌落边缘不规则,紧密贴附在琼脂表面。 2全细胞电泳图发现三种菌株的蛋白带在10~200Ku之间分布均匀一致,未见明显差异。 3外膜蛋白电泳图发现三种菌株有共同的6种蛋白带,分子量分别是100、75、64、45、34、31Ku;SA1151和SA716存在共同的29Ku蛋白带;D7S和SA716存在共同的27Ku蛋白带;SA1151存在清晰的110Ku蛋白带。 4三种不同浓度外膜蛋白溶液产生的IL-1β含量在作用时间为12小时时IL-1β含量有差异(P0.05),分别为120±4.36pg/ml,110±13.11pg/ml,150±17.69pg/ml;作用时间为24小时时IL-1β含量有差异(P0.01),分别为80±12.12pg/ml,280±19.31pg/ml,320±20.07pg/ml;不同作用时间下同种浓度外膜蛋白溶液产生IL-1β含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在含血液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3天后,即可形成直径约1mm的菌落。 2实验中3个血清型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之间的全细胞电泳结果未观察到明显差异。 3从不同血清型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型菌株之间的外膜蛋白电泳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伴放线放线杆菌外膜蛋白刺激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的IL-1β含量不同,浓度越高产生的IL-1β含量越高。
【图文】:
M:分子量标准蛋白;1:D7S外膜蛋白样品;2:SA716外膜蛋白样品;3:SAI巧1外膜蛋白;图6:外膜蛋白电泳考马斯兰染色图表2:作用时间12小时时IL一1含量浓度l林留ml(bl)10林留ml(b3)15林留ml(b31117Pg/m96Pg/m134Pg/m2125Pg/m122P留m169Pg/ml118Pg/ln112Pg/m147Pg/ml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0.2
本文编号:2619619
【图文】:
M:分子量标准蛋白;1:D7S外膜蛋白样品;2:SA716外膜蛋白样品;3:SAI巧1外膜蛋白;图6:外膜蛋白电泳考马斯兰染色图表2:作用时间12小时时IL一1含量浓度l林留ml(bl)10林留ml(b3)15林留ml(b31117Pg/m96Pg/m134Pg/m2125Pg/m122P留m169Pg/ml118Pg/ln112Pg/m147Pg/ml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钟德钰;宋文斌;袁昌青;葛春旭;徐全臣;;采用PCR方法鉴别伴放线放线杆菌的6种血清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2 刘冬宇;王者玲;王明荣;韩亚玲;杨圣辉;;伴放线放线杆菌血清型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3 王者玲,DAISUKE Kato ,大岛友子,高尾亚由子,前田伸子,杨圣辉;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粗糙型与光滑型菌落的主要外膜蛋白[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年03期
4 王楠;钟德钰;张晶;徐全臣;;伴放线放线杆菌粗糙株外膜蛋白的电泳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2619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196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