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下颌骨缺损精准修复临床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02:01
【摘要】:目的:①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下颌骨重建修复术后颞下颌关节结构间隙的影响。②评估计算机辅助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修复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术后的精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因下颌骨肿瘤于我院行病变切除后颌骨重建手术患者26例,其中8例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指导完成下颌骨重建(数字化重建组),18例患者传统手术方式行下颌骨重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颌面部三维螺旋CT检查,应用Mimics19.0软件测量术前、术后颞下颌关节间隙,计算线性比例,及与下颌骨形态相关的线性距离及角度,使用SPSS 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数字化重建组术前、术后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后间隙及髁突横轴与正中线的夹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前间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及髁突横轴与正中线的夹角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重建组与对照组2组间术前各测量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间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间隙、后间隙及夹角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髁突均位于中位,术后两组间髁突位置变化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数字化重建组有1例(12.5%)关节前移位,对照组有6例(33%)关节前移位。②数字化重建组及传统手术组两侧下颌角距离偏差分别为3.02± 1.46mm、4.91± 2.09 mm(P0.05);数字化重建组及传统手术组下颌角角度偏差分别为3.20°±1.17°、6.76°±4.70°(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下颌骨升支长度、下颌骨体部的长度、两侧髁顶点的距离、下颌骨前后距离、正中失状夹角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字化重建组中各测量数据的偏差均较传统手术组有所减少。结论:①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重建修复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可预见性,更好恢复下颌骨形态及髁突的三维位置关系,提高重建效果。②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于下颌骨重建能够有效提高下颌骨重建的精确性,更好的恢复颌面部形态。
【图文】:
Calculate邋3D功能即能完成颌骨模型的建立。由于我们观察部位集中在下颌骨,可逡逑以通过蒙罩编辑和漏洞修复功能(Editmasksandrepairholes)进行数据分割,标志逡逑分离出的下颌骨(图1)。逡逑1.3手术设计及模拟:使用Mimicsl9.0软件对颌面部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术前对患逡逑者病变局部的临床检查及颌面部CT重建影像,使用软件模拟确定颌骨肿瘤的切除逡逑边界,明确颂骨截除范围,同时应用CAD/CAM技术设计截骨导板;根据截骨后的逡逑缺损范围、部位及形态要求决定取骨部位并设计取骨导板、塑形导板及就位导板模逡逑型(图2-5)。同时应用镜像技术将健侧K颌骨影像恢复至缺损侧后,将移植骨模型逡逑导入颌骨缺损区域进行调整以适应缺损后的下颂骨。利用CAD/CAM技术制备下颌逡逑骨三维树脂模型,术前在下颌骨模型上对重建钛板进行预成型(图6)。所有需使用逡逑血管化腓骨移植患者术前均对双侧下肢进行动静脉超声检查,排除下肢血管病变可逡逑能,,排除手术禁忌症,并确定手术范围及供血动静脉血管保留范围,同时通过对下逡逑肢进行螺旋CT检查
图4截骨导板及塑形导板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2
本文编号:2625448
【图文】:
Calculate邋3D功能即能完成颌骨模型的建立。由于我们观察部位集中在下颌骨,可逡逑以通过蒙罩编辑和漏洞修复功能(Editmasksandrepairholes)进行数据分割,标志逡逑分离出的下颌骨(图1)。逡逑1.3手术设计及模拟:使用Mimicsl9.0软件对颌面部进行三维重建,通过术前对患逡逑者病变局部的临床检查及颌面部CT重建影像,使用软件模拟确定颌骨肿瘤的切除逡逑边界,明确颂骨截除范围,同时应用CAD/CAM技术设计截骨导板;根据截骨后的逡逑缺损范围、部位及形态要求决定取骨部位并设计取骨导板、塑形导板及就位导板模逡逑型(图2-5)。同时应用镜像技术将健侧K颌骨影像恢复至缺损侧后,将移植骨模型逡逑导入颌骨缺损区域进行调整以适应缺损后的下颂骨。利用CAD/CAM技术制备下颌逡逑骨三维树脂模型,术前在下颌骨模型上对重建钛板进行预成型(图6)。所有需使用逡逑血管化腓骨移植患者术前均对双侧下肢进行动静脉超声检查,排除下肢血管病变可逡逑能,,排除手术禁忌症,并确定手术范围及供血动静脉血管保留范围,同时通过对下逡逑肢进行螺旋CT检查
图4截骨导板及塑形导板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冰净;胡敏;;金属3D打印技术在口腔医学应用前景[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年04期
2 黄俊辉;刘桂;姚志刚;周红波;黄栻立;左军;李昆;鄢昌渝;;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5年03期
3 陈凯;张超;王路;毛雨彦;卢建熙;陈雷;;骨组织工程中促进血管化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15年04期
4 刘得玺;窦志茜;牛玉明;冷卫东;;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运用及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5 王瑞晨;李桂珍;柳春明;贾赤宇;;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法在正颌外科术前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年07期
6 沈国芳;;数字化技术与正颌外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年06期
7 于洪波;张诗雷;王旭东;林艳萍;王成焘;沈国芳;;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104例病例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2年04期
8 王玉龙;韩龙;毛驰;;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2期
9 田卫东;汤炜;;口腔颌面数字化外科的应用与展望[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10 廖贵清;苏宇雄;;下颌骨缺损分类[J];广东牙病防治;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625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254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