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HBIC种植钛与常用冠修复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6:30
【摘要】: 目的:通过对HBIC型钛种植体与口腔科常用修复烤瓷合金在中性人工唾液、酸性及含氟的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选择与种植体相匹配的种植义齿上部结构材料提供参考。 方法:(1)试件的制备选择目前本院使用的HBIC型钛种植体(T-H)以及临床常用冠修复材料:镍铬合金(N)、钴铬合金(C)、金铂合金(Au)、铸造纯钛(T),按厂家要求包埋铸造。所有试样均为直径4mm,高10mm的圆柱体,每种金属各4个。将金属圆柱体楔入直径为3.5mm的聚四氟乙烯管中,环氧树脂密封,一端导线接出。暴露面表面积为0.1257cm2。用220目、400目、600目、800目水砂纸顺序磨平,按临床抛光顺序和要求抛光,浸入人工唾液中24h备用,使表面状态趋于稳定。(2)人工唾液的制备配制pH=6.8;pH=4;pH=6.8加入0.1%F-; pH=4加入0.1%F-的A,B,C,D四种人工唾液。(3)采用经典三电极体系的电化学方法,在A,B,C,D四种人工唾液中检测5种常用牙科金属(合金)以及HBIC型钛种植体(T-H)的自腐蚀电位(E corr)、腐蚀电流密度(Iccor),并绘制出极化曲线。(4)扫描电镜对合金表面形貌进行观察。 结果: 1五种不同金属在四种人工唾液中的自腐蚀电位 1.1在pH=6.8的人工唾液中AuCNTT-H,其中Au组的自腐蚀电位大于其余四组金属(合金)的自腐蚀电位(p0.05),C组、N组的自腐蚀电位大于T组、T-H组(p0.05),C组、N组与T组、T-H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T组、T-H组在A、B、C、D四种不同人工唾液的自腐蚀电位依次为ABCD,其中在人工唾液C、D中的自腐蚀电位大于在人工唾液A、B中的自腐蚀电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人工唾液C、D中的自腐蚀电位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人工唾液A、B中的自腐蚀电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2同种材料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μA/cm2) 2.1金铂合金组在四种人工唾液中测得腐蚀电流密(Iccor)依次为AuA组AuC组 AuB组AuD组;在人工唾液B、D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大于在人工唾液A、C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AuC与AuA组间, AuB组和Au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镍铬合金组在A,B,C,D四种人工唾液处理后测得腐蚀电流密度(Iccor)以此为NA组NC组NB组ND组;在人工唾液B、D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大于在人工唾液A、C中的腐蚀电流,有统计学差异(p0.05),NB组小于N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NC与NA组和N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钴铬合金组在A,B,C,D四种人工唾液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Iccor)为CC组CA组 CB组CD组,在人工唾液A、B、C,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在人工唾液D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铸造纯钛组在四种人工唾液中测得腐蚀电流密(Iccor)依次为TA组 TC组TB组TD组;在人工唾液A、B、C,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小于在人工唾液D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TA组、TB组、T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5 HBIC型钛种植体组在四种人工唾液测得腐蚀电流密度(Iccor)依次T-HA组 T-HB组T-HC组T-HD组;在四种不同人工唾液中测得腐蚀电流密度T-HD组大于T-HA组、T-HB组、T-H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T-HA组、T-HB组、T-H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不同种材料在同一介质中的腐蚀电流密度(μA/cm2) 3.1在pH=6.8的人工唾液中,四种金属腐蚀电流密度(Iccor)为依次为N组C组T组 T-H组Au组,其中N组、C组与Au组、T组、T-H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N组与C组,T组与T-H组与Au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pH=4的人工唾液中四种金属腐蚀电流密度(Iccor)为依次为N组C组Au组 T组 T-H组,其中T组、T-H组与N组、C组、Au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u组Iccor小于N组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T组与T-H组,N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2在pH=6.8的含0.1%F-人工唾液中,五种金属腐蚀电流密度(Iccor)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pH=4的含0.1%F-人工唾液中AuD组CD组ND组TD组 T-HD组,其中AuD组与CD组、ND组、TD组、T-HD组间,ND组、CD组与TD组、T-HD组间,N D组与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TD组与T-HD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4扫描电镜观察,金合金在pH=6.8、pH=6.8含氟人工唾液中测试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未见明显腐蚀破坏;在pH=4和pH=4含氟人工唾液中测试后合金表面可见散在的且直径较小的浅的点蚀坑;镍铬合金在pH=6.8、pH=6.8含氟人工唾液中腐蚀明显,为典型的孔蚀样表现,且随pH降低,腐蚀加剧;钴铬合金在pH=6.8、pH=4及pH=6.8含氟的人工唾液中测试后扫描电镜下观察有剥脱性腐蚀破坏表现,在酸性含氟环境中腐蚀破坏加剧;铸造纯钛、HBIC型钛种植体在pH=6.8、pH4及pH=6.8加0.1% F的人工唾液中的腐蚀均不明显,但在pH=4加0.1% F的人工唾液中测试后扫描电镜高倍下观察表现为蜂窝状改变,金属原有形态完全破坏。 结论: 1在中性人工唾液中,金铂合金、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铸造纯钛及HBIC型钛种植体均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其中金合金、铸造纯钛及HBIC型钛种植体耐腐蚀性优于钴铬合金、镍铬合金。 2在酸性人工唾液中镍铬合金、金合金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增大,而pH值的降低对钴铬合金、铸造纯钛及HBIC型钛种植体没有明显影响。 3氟化物的加入使金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铸造纯钛及HBIC型钛种植体在酸性人工唾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呈增大趋势,其中铸造纯钛及HBIC型钛种植体对酸性环境氟化物敏感性更大,腐蚀电流与中性人工唾液相比有明显差别。 4在酸性环境以及酸性含氟环境中会加剧种植体及冠材料电化学腐蚀的进行,经常进行种植体及牙周维护,降低菌斑形成,有助于维持唾液pH在正常范围;使用氟制剂时,若调整氟制剂的pH值为碱性或中性,有助于减弱修复烤瓷合金电化学腐蚀程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薇;战德松;;新型钴铬烤瓷合金铸造性能的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惠玲;高明英;杜华丽;陈婵娟;林映荷;;镍铬合金氮化钛涂层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粘附性和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雁冰;刘莉;李瑛;王福会;;纯Fe在固态NaCl和水蒸汽协同作用下电化学作用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2 刘北兴;李国爱;吴宜勇;;电场热处理对1420合金抗蚀性能的影响[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胡高茜;赵峰;;电化学腐蚀方法测冷弯帽型截面残余应力[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峰;李成玉;;电化学腐蚀方法测试冷弯薄壁型钢的残余应力[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兰汉焰;邱兴智;沈志恒;;电化学腐蚀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及其防护[A];第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宗举;;炼焦厂区设备及管道的腐蚀与防护[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薛文斌;吴晓玲;来永春;李夕金;田华;;SiC_p/2024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制备及电化学腐蚀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易兵;孙仁国;王劲松;;输油管道腐蚀测试技术及应用[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曹颖;杨玉强;赵晓辉;;高压水泵轴断裂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何斌;杨振国;;变电所屋外构筑物钢结构件的失效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燕宁邋丁秀玉;铜铝管怎样使空调既节能又长寿?[N];科技日报;2008年

2 顾纪清;如何防止建筑钢结构被“蚕食”[N];建筑时报;2006年

3 记者 刘志良;金银币何以遭到腐蚀[N];金融时报;2007年

4 章南彪 王水木 王建祥;建筑与环保[N];建筑时报;2006年

5 王富东;民用飞机的防腐与维护[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晔邋丁秀玉;中国空调铜管的兴与荣[N];科技日报;2008年

7 郑涛;新型缓蚀剂为氯乙烯转化器“护驾”[N];中国化工报;2005年

8 刘桂华;高端防腐技术打造精品[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9 武艳丽;普光气田防腐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董泰;泵送砼外掺干石子施工技术通过鉴定[N];中华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玉荣;硅基三维结构电化学腐蚀技术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志红;五种牙科合金细胞遗传毒性的体外实验和颊粘膜细胞微核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缪中荣;随意电解可脱性弹簧圈(LLC)的研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4 窦雁巍;MEMS中多孔硅基本特性及绝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陈茂斌;钒电池关键材料及外通道流量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刘景军;高速多相海水中材料流动腐蚀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7 张乐欣;多孔硅光子晶体的气体传感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8 唐建群;LPG球罐腐蚀特性与再制造技术的基础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云涛;国产X70管线钢及其焊接接头的硫化氢腐蚀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王小菊;单晶六硼化镧场发射阵列阴极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HBIC种植钛与常用冠修复金属材料的电化学腐蚀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彩霞;电化学腐蚀多孔硅光致发光特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谭庆彪;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辐照AZ31镁合金的腐蚀磨损行为[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4 杨军;大孔硅通道列阵光电化学腐蚀机理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肖庆锋;TiO_2薄膜的电化学沉积及耐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张建刚;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新工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王本莲;单晶LaB_6场发射二极管阵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何美清;低碳钢稀土催渗耐蚀气体氮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王刚;六硼化镧场发射阴极阵列的制备工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武鹏;镀金对改善镍铬合金表面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6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36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