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牙周组织改建中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11:53
【摘要】: 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是牙周组织细胞对机械力产生 生物学反应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r matrix, ECM)的降解与合成,通过ECM降解与合成的动态平衡实现牙齿矫正 的目的。但到目前为止,有关机械力作用下,牙周组织ECM代谢的分子 基础及调节机制人们还并不清楚。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 因子(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MMPs/TIMPs)系统对ECM的代谢进行直接的调控,而这种调控作用又 受局部细胞因子的影响。MMP-3属MMPs家族中基质溶解素类的一种, 又称基质溶解素—1(stromelysin-1),其作用底物广泛,不仅可以单独降 解构成ECM的大部分成份,同时可以激活MMP-1、MMP-8及MMP-9 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共同参与ECM的代谢过程。因此,围绕着 MMP-3的表达与调控,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结合细胞力学 实验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测试技术,首次观察了在机械力及白细胞介素—6 作用下,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和破骨细胞MMP-3表达变化的情况,以进一 步阐明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为揭 示正畸矫治机理,探索临床干预的可能性和方法提供一条新思路。 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MMP-3及TIMP-1在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变化,探讨 MMP-3及TIMP-1与正畸牙齿移动的关系。方法:在SD成年大鼠上颌 第口旱巴大学馋士学优饵文 右侧第一磨牙与上颌切牙之间安置正畸装置,建立大鼠磨牙移动实验模 型。于牙齿移动1、3、5、7、14天后取材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图像 分析。结果:抛移动1天后,牙周组织细胞MMP3表达增强,5天后 MMP-3表达达到高峰,此时破骨细胞胞浆亦呈强阳性表达。以后MMP.3 表达有所下降,但仍高与对照组。而TIMP-l于牙齿移动3天后表达开始 增强,7天后显著表达。结论:MMP习及11MP-l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 改建过程,MMPS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周期性牵张力对人牙周膜细胞MMI,3及TIMP4 的影响 目的:探服期性牵张力又屯厂牙周膜细胞 M3及 11:MP蛋白表 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正畸牙周组织改酣程中ECM代猢节的肝机 制,e: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加载系统,选择频率为 6周/b,弹性基底 膜发生12%形变率的周期性牵张力,利用免疫组化及夹心EtoA检测技 术,观察HPDLC表达MMP-3及TIMP-l的相对强度。结果:HPDLC在 体外表达MMP-3及TIMP-l。加载3天后,MMP-3表达明显增强,与对 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TIMP-l对机械力无应答。结论:在一定条 件下,周期性牵张力可显著影响HPDLC MMP3蛋白的表达。为机枷 .作用下W3参与牙周组织ECM代谢提供了直接证据。 三:白娜介盆一6…膜细胞M3 InRNA及蛋白秘的影响 目的:观察 IL—6对人牙周膜细胞W3蛋白及 W表达的影 响,探讨IL—6介导 M对牙周组织 ECM代狮响的机制。施: 在体外培养耕下,鹏不同浓度IL—6作用腿是否对人牙周膜细胞 MMP3表达的情况产生影响。采用原位杂交、赃组化及蛋白印迹分析 技术对HPDLC表达WP习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当IL—6的浓度为 邑 10w加及11*M时,,可显著删厨周膜细胞MM卜31lllUvA及蛋 白的表达,且熊明显的浓度喇舰。结论:IL—6的刺激作用,可使 HPDLC表达 MMP3阳性信号增强,表明 IL一6介导 MMP-3参与调节牙 周膜细胞外基质代谢。 四:IL一6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瞩破骨细胞形成的实验观奈 .3. 第口罩巨大钞博士学让怕工 目的:探讨几一6对成年大鼠骨髓破骨细胞生成诱导的影响。施: 采用12周龄SD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股骨,剪去两肪端,以a—MEM 将骨髓细胞冲出,然后将细胞悬液接种于预置盖玻片或牙本质片的24 IL 培赧内,次日实验鞭含 IL—6 ( OUhlil)的 Q—MEM培养液继续培 养2周,对照组培养液不含IL—6。结果:培养一周左右光镜下观察实验 组可见明显单核细胞融合成多核细胞现象,多核细胞数量增多。经抗酒 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呈阳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破骨 细胞骨吸收现象。结论 几一6门)可明显诱导成年大鼠?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783.5
本文编号:2644545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783.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国强;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白介素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薛永峰;体外诱导培养鸡胚破骨细胞及钙、磷对其活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4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445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