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三种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增殖、转移的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7:25
【摘要】:目的:近年来,将肿瘤细胞植入裸鼠口腔构建的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口腔癌的研究。但在某些研究中为了快速评估某些新型靶向药物对头颈部肿瘤体内增殖抑制的初步效果,需要快速构建以成瘤时间短、肿瘤生长速度快为主要特点的移植瘤模型;另一方面,在某些与肿瘤转移相关的研究中,需要构建以淋巴结转移率高为主要特点的移植瘤模型。然而以往有关比较不同细胞系构建的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在肿瘤形成时间、增殖速度、转移水平等方面差异的总结报道相对较少,探索使用何种口腔癌细胞系可短时间内构建以增殖速度快为主要特点的移植瘤模型,或者是以转移率高为主要特点的移植瘤模型,是提高构建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效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此外,不同口腔癌细胞系构建的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在肿瘤形成、增殖及转移等方面具有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在口腔癌研究中使用较多的CAL27、SCC9及SAS三种人舌癌细胞系构建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比较三组移植瘤模型在肿瘤形成时间、增殖速度、转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对与肿瘤原位增殖及转移可能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旨为提高移植瘤模型构建的效率,并为需要构建符合研究目的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的研究者提供选择性参考。方法:(1)预实验中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调节CAL27、SCC9及SAS细胞至5×10~6个/ml、1×10~7个/ml和2×10~7个/ml 3个不同细胞浓度,分别于每组裸鼠舌部注入50ul细胞悬液,观测裸鼠舌部成瘤情况,选出合适的细胞浓度用于后续实验研究。(2)将15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于舌部注射2×10~7个/ml细胞浓度的人舌癌细胞CAL27、SCC9及SAS构建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3)每日观察,确定原位肿瘤形成时间;肿瘤形成后隔日测量原位肿瘤体积,评估移植瘤体内生长速度。(4)舌组织HE染色判定原位肿瘤形成情况,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染色判定肿瘤细胞体内增殖水平。(5)下颌下淋巴结HE染色及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染色判定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淋巴结转移水平。(6)细胞计数法观测CAL27、SCC9及SAS三组细胞系体外增殖情况。(7)划痕实验比较三组细胞体外迁移能力。(8)RT-PCR检测三组细胞系中增殖、转移相关生物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CD4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等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使用CAL27、SCC9、SAS细胞成功构建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当注射细胞浓度为2×10~7个/ml时,三组细胞诱导构建移植瘤模型成功率较高,CAL27、SAS组移植瘤模型舌部植入肿瘤细胞后约3天可见肿瘤形成,成瘤率100%;SCC9组移植瘤模型舌部植入肿瘤细胞后约4周可见肿瘤形成,成瘤率80%。(2)2×10~7个/ml细胞浓度下成功构建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三组移植瘤生长速度由快到慢、原位肿瘤体积由大到小依次为SAS组、CAL27组、SCC9组。(3)三组移植瘤中Ki67阳性细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AS组(65.13%±5.24%)、CAL27组(21.02%±2.50%)、SCC9组(5.24%±3.42%)(P0.05)。(4)三组细胞体外增殖情况、细胞中EGFR mRNA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SAS组、CAL27组、SCC9组,细胞中N-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SAS组、CAL27组、SCC9组,结果与移植瘤模型肿瘤增殖情况趋势一致。(5)HE染色示三组移植瘤模型下颌下淋巴结转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SCC9组(90%)、SAS组(40%)、CAL27组(20%)(P0.01)。(6)三组移植瘤模型下颌下淋巴结中CK阳性转移细胞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CC9组(51.73%±17.59%)、SAS组(19.64%±9.66%)、CAL27组(8.79%±4.51%)(P0.05)。(7)三组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细胞中MMP9、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SCC9组、SAS组、CAL27组,结果与三组移植瘤模型淋巴结转移情况趋势一致。(8)三组细胞中CD44、cyclin D1和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三组细胞构建的移植瘤模型肿瘤增殖及淋巴结转移水平趋势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CAL27、SAS细胞构建的原位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生长速度快,成瘤时间短,适合需要快速建模,探讨原发肿瘤增殖的研究使用。(2)SCC9细胞构建的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淋巴结转移成功率高,更适用于肿瘤转移相关的研究。(3)CAL27、SCC9、SAS三种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中,移植瘤增殖水平可能与口腔癌细胞体外增殖水平、细胞系中EGFR mRNA的高表达、N-cadherin mRNA的低表达有关;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细胞中MMP9、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淋巴道转移有较强影响。
【图文】:

移植瘤,肌组织,细胞


图 2-1 HE(100×)染色示 CAL27、SCC9 和 SAS 细胞 2×107个/ml 组舌部移植瘤形成,周围肌组织排列紊乱。Fig 2-1 HE staining (100×) uncovered orthotopic tongue tumor masses formation in groups CAL27,SCC9, and SAS at 2×107/ml cell concentra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muscle tissue was disordered.2.2 CAL27、SCC9 和 SAS 三组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肿瘤增殖情况比较为进一步研究 CAL27、SCC9 和 SAS 三组移植瘤模型原位肿瘤增殖情况的差异,我们在 2×107个/ml 细胞浓度下构建原位移植瘤模型,比较三组移植瘤生长情况及细胞体内增殖情况。裸鼠舌部移植瘤形成后 1、3、5、7、9 天测量三组肿瘤体积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从肿瘤形成后第 3 天开始,CAL27 组(5.05±2.43)和 SASCAL27 SCC9SAS

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


25图 2-2 CAL27、SCC9、SAS 细胞诱导的移植瘤生长情况比较。Fig 2-2 A comparison of tumor growth of CAL27-, SCC9-, and SAS-induced primary tu(A)原位注射 CAL27、SCC9、SAS 细胞成功诱导裸鼠舌部移植瘤形成,成瘤后第 9 天大体瘤大小 SAS 组>CAL27 组>SCC9 组;(B)成瘤后每两天测量一次肿瘤体积,自成瘤后第三天组和 CAL27 组移植瘤与 SCC9 组相比明显增大,,SAS 组移植瘤稍大于 CAL27 组。**P <处死裸鼠后取舌组织做 HE 染色判定肿瘤形成,结果显示,肉眼物形成的 CAL27、SCC9、SAS 三组裸鼠舌组织 HE 染色均显示为肿瘤2-3)。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秉乾,马腾骧,王广有;异种移植临床前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年02期

2 C.哈默尔,逸菡;介于医学可能与伦理要求之间的异种移植[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陆佩华;异种移植研究[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8年01期

4 DeclanButler,罗立芳;生物工程新热点──美国异种移植发展面面观[J];世界科学;1998年06期

5 耿稚江;;异种移植的免疫生物学[J];国外医学情报;1998年10期

6 李平;;异种移植与糖链[J];国外医学情报;1997年10期

7 陈忠华;异种移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4年12期

8 包玉生;异种移植[J];日本医学介绍;1995年09期

9 赵培荣;;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uTNF)单独或与干扰素(IFNs)联合治疗异种移植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87年05期

10 吕光宇;;鼻咽癌在裸鼠的异种移植[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锋;李霄;韩炜;窦科峰;;异种移植细胞免疫排斥的研究进展[A];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管理要求[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3 吴军;黄正根;罗高兴;贺伟峰;甘成军;程文广;袁顺宗;彭旭;贾雄飞;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陈希炜;张小容;葛良鹏;魏泓;;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的最佳“妊娠时间窗”[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黄正根;吴军;罗高兴;贺伟峰;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彭旭;杨俊杰;彭彦孟;甘成军;陈希炜;程文广;袁顺宗;张小容;葛良鹏;魏泓;;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鉴定[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黄正根;吴军;罗高兴;贺伟峰;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彭旭;杨俊杰;彭彦孟;甘成军;陈希炜;程文广;袁顺宗;张小容;葛良鹏;魏泓;;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生长发育鉴定[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健敏;黄红梅;章金刚;;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与异种移植安全性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正根;吴军;罗高兴;贺伟峰;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彭旭;杨俊杰;彭彦孟;甘成军;陈希炜;程文广;袁顺宗;张小容;葛良鹏;魏泓;;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黄正根;吴军;罗高兴;贺伟峰;谭江琳;王晓娟;胡婕;杨世伟;彭旭;杨俊杰;彭彦孟;甘成军;陈希炜;程文广;袁顺宗;张小容;葛良鹏;魏泓;;胎猪皮肤前体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研究[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学宁;陈长志;杨岷;吴学军;吴春华;;脱细胞肝素处理犬颈动脉的异种移植研究[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蔡玉芳;王燕蓉;沈新生;崔岫;;胎儿卵巢组织异种移植后的组织学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 雷瑞鹏;异种移植须有伦理严格把关[N];健康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梁国清 曹希雅;异种移植:猪的器官“得天独厚”[N];科技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马洋 夏文燕;探寻异种移植奥秘听“果蔬花”的故事[N];江苏科技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龙军 整理;让异种移植惠及千万患者[N];光明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左丹;异种移植,医学将迎来重大突破[N];湖南日报;2012年

6 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王通博士;异种移植 曲径通幽[N];医药经济报;2001年

7 记者 龙军 特约记者 禹爱华;《长沙宣言》将推动国际异种移植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戴勤 见习记者 丁鹏志 通讯员 梁国清;异种移植 中国迈出关键一步[N];大众卫生报;2012年

9 记者 段涵敏;首个异种移植国际标准将在长产生[N];湖南日报;2008年

10 湖南日报记者 左丹 段涵敏;异种移植缘何在湘率先突破[N];湖南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军;小鼠STO细胞植入无免疫抑制成年大鼠肝脏的异种移植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吴群;猪—人异种移植相关实验研究——中国猪种SLA基因序列分析及人NK细胞通过胞吐途径杀伤猪内皮细胞的机制探讨[D];武汉大学;2004年

3 唐华;Pentoxifylline联用免疫抑制剂对小鼠→大鼠异种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徐剑;大鼠胚胎后肾原基同种和异种移植器官形成及诱导免疫耐受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宋宁;在异种移植中血红素氧化酶-1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于萍;异种移植中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雷瑞鹏;异种移植:哲学反思与伦理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胡军;异种移植研究之一[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9 王晓武;异种移植研究之二[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10 杨惠祥;以生殖细胞为外源基因载体建立异种移植转基因供体动物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婉;三种口腔癌原位异种移植瘤模型增殖、转移的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帅华洲;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伟;小耳猪心血管系统异种移植的抗原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4 李晓明;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对子宫内膜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刘霞;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HL-60细胞及其裸鼠异种移植瘤的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6 陈瑞云;洛伐他丁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晓亮;小口径全生物化异种移植血管制备可行性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邓丹凤;BZG-4000在肝癌异种移植模型上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王伟伟;异种超急性和急性血管排斥反应免疫病理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10 程尚;雄激素对构建人前列腺癌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作用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48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48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1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