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和蒙古族成人恒牙形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03:47
【摘要】: 掌握牙齿形态的特点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研究表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地区的人群牙齿形态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此,对我国各民族牙齿形态的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这方面的资料还比较少,通过对多民族牙齿形态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为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意义的解剖学资料。 一.回族和蒙古族成人恒牙外部解剖形态测量 按照已建立的汉族成人恒牙测量的形态学测量标准,应用数显游标卡尺对348颗回族和314颗蒙古族成人各恒牙牙齿的冠长根长全长颈宽近远中径颊舌径等牙齿外部形态数据进行测量,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回族成人上颌尖牙及下颌磨牙的冠长、上下颌尖牙及上颌第一磨牙的全长均大于蒙古族(p0.05),回族成人下颌侧切牙的全长、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上颌第一磨牙的颈宽均小于蒙古族(p 0.05)。回族较蒙古族成人下颌第二磨牙的根分叉位置更靠近根尖(p0.05 )。回族上颌前牙根尖孔距根尖顶点的平均距离在0.42-0.62mm之间,蒙古族为0.38-0.60mm之间。回族和蒙古族牙齿的冠长与全长、颈宽、近远中径、颊舌径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这使得利用牙齿的冠长来推断其它在活体不可测量的指标成为可能。回族、蒙古族与汉族成人恒牙牙齿形态存在着差异。 二.回族和蒙古族成人恒牙根管弯曲情况研究 采用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拍摄两个民族各牙齿的唇舌向和近远中向X线片,参照改良Schneider测量方法对根管弯曲度、弯曲长度以及弯曲发生位置进行测量。 结果显示,回族下颌侧切牙、尖牙及上颌第一前磨牙唇(颊)舌向弯曲发生率分别为(54.55%、68.42%、64.52%),与汉族接近,但明显高于蒙古族(17.65%、23.53%、20%),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下颌第二前磨牙近远中向弯曲长度大于蒙古族(P0.05);回族下颌中切牙近远中向的弯曲度大于蒙古族(P0.05);回族下颌中切牙及第一前磨牙的唇(颊)舌向弯曲度大于蒙古族(P0.05)。回族和蒙古族前牙及前磨牙根管系统多为I型根管,牙齿根管在近远中和颊舌两个方向上的弯曲多发生在牙齿根尖1/3处,此结论与汉族的结果一致。 三.回族和蒙古族成人恒牙根管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在墨汁浸泡下利用高压氧技术将墨汁由根尖孔压入髓腔内,脱矿后梯度浓度酒精脱水,使用水杨酸甲酯(冬青油)固定,将髓腔内根管形态透明化以观察根管系统。 结果显示:回族和蒙古族下颌前牙双根管发生率约为30%,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前磨牙双根管发生率下颌均低于上颌(P0.05)。两民族下颌第一磨牙均分为近远中两个牙根,且近中根双根管发生率高于远中根管(P0.05)。回族和蒙古族下颌磨牙远中根为独立单根管的发生率在85%以上。回族和蒙古族副根管仅发生在上颌磨牙和下颌磨牙,且发生率很低,均低于10%。两民族各牙位根管间吻合多见于上颌前磨牙及磨牙;两民族主根管形态的管间吻合、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两民族根管系统的形态与汉族一样复杂多变,不同种族之间的根管解剖形态确有差别。
【图文】:
测量用排牙板
X线射片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
本文编号:2649489
【图文】:
测量用排牙板
X线射片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平,谷无畏,王宇,刘朝娟,屈瑞玲;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5年01期
2 朱天岭,朱明仁,周耀皓,姚小武,刘桂平;20例各类恒牙的形态学测量[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3 吴友农;史俊南;;根管形态的复杂性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0年01期
4 王孜,樊明文,范兵;非器械根管治疗术[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年01期
5 张凌琳;微波在根管治疗中作用的研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年03期
6 唐晓琳,王贤辐;恒牙根尖解剖结构的显微观测及临床意义[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7 王效平,王忠桂,叶荣,王小婷,张波,王东红;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的临床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黄定明;罗红霞;柳茜;郑广宁;周学东;;中国人下颌恒切牙根管弯曲的解剖学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陶小玲;彭彬;边专;樊明文;;400颗上颌前牙根管弯曲情况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吴大明;吴友农;梁睿贞;;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颊舌向弯曲情况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2649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494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