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三年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1:01
【摘要】:骨凿法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技术有效解决了因上颌后牙区缺牙且垂直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手术实施的问题,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术中无法直视术区,手术技术敏感性较高,且患者术后远期成骨效果存在个体差异。本研究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种植科后牙缺失患者为样本来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临床随访评价该术式的远期效果,观察结果包括种植体累计存留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及边缘骨吸收情况等。同时,利用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该术式上颌窦内提升空间的远期成骨效果和成骨的稳定性,并观察上颌窦底黏膜远期改变及其对该术式的耐受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一: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三年临床效果研究目的:通过临床随访检查评价该术式的远期效果,包括种植体累计存留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及边缘骨吸收情况等。材料与方法:回访本课题前期纳入患者,即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科就诊,符合本实验设计的临床病例共100例(126枚种植体)。前期研究中得出该组病例中仅1枚种植体在愈合期内因感染失败,种植体早期成功率99.2%。本实验对本组病例进行三年的临床检查记录周围软组织参数,包括种植体存留率(ISR),种植成功率,改良出血指数(mSBI),改良菌斑指数(mPLI),种植体周围六个位置的探诊深度(PD),同时拍摄数字化根尖片,测量并计算出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利用SPSS23.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实验中功能负载满三年且完成随访病例共84例(103枚种植体),患者平均年龄50.05±12(22-80)岁。三年随访时84例患者种植体存留率为100%,除1枚种植体在第三年随访时发现严重的边缘骨吸收,其他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远期效果,成功率为98.81%。完成随访的103枚种植体在功能负载后第一年随访时MBL为0.48±0.81mm,第三年随访时平均MBL为0.93±0.53mm。三年随访时临床检查:mSBI为0.49±0.62,mPLI为0.41±0.58,PD(近颊3.98±1.10mm,颊侧3.11±0.95mm,远颊3.58±0.90mm,近舌4.09±1.10mm,舌侧3.50±1.20mm,远舌3.78±1.00mm)。根据实验设定,在种植体水平,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5%,种植体周围炎患病率0.97%。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远期效果安全可靠,大部分患者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边缘骨吸收在正常范围内。实验二: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窦底成骨效果及稳定性研究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种植体根尖方骨稳定性,评价该术式的窦底成骨效果,试分析影响成骨效果的因素。材料与方法:病例资料同实验一。前期研究中得出该组病例中,术前RBH7.18±1.20 mm,术后IPL2.89±0.91 mm。本实验对本组病例进行三年的影像学检查,利用Mimics及Digimizer软件测量分析三年随访时种植体根尖方骨高度,计算骨吸收率。同时观察种植体根尖方骨包绕情况,将新骨未完全包绕种植体根尖的视为部分成骨,种植体根尖完全被新骨包绕的视为完全成骨。利用SPSS23.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完成随访的84例患者(103枚种植体)功能负载一年时,上颌窦内平均新骨高度为3.48±1.05mm;功能负载三年时,上颌窦内平均新骨高度为2.75±1.44mm,新骨平均吸收率为20.98%。103枚种植体在一年随访时种植体根尖方完全成骨74枚,修复负载三年随访时,根尖方完全成骨65枚。修复负载一年随访时,根尖方骨高度平均1.34±0.87mm;修复负载三年随访时,根尖方骨高度平均0.81±1.36mm。种植体根尖方新骨高度平均降低0.53±1.05mm。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远期获得良好的根尖成骨效果,种植体根尖区骨量略有吸收,但总体稳定性良好。实验三: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上颌窦底黏膜远期影响的研究目的:通过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术后上颌窦底黏膜的定量及定性变化,评价该术式对上颌窦底黏膜的远期影响,并分析患有上颌窦假性囊肿患者在不摘除囊肿情况下对该术式的远期耐受能力。材料与方法:病例资料同实验一。完成三年随访84名患者共计88侧上颌窦。前期研究中得出该组病例中,厚度正常上颌窦黏膜62例,黏膜增厚11例,存在假性囊肿15例。本实验对本组病例进行三年的影像学检查,利用Mimics软件,依据前期实验设计的方法测量上颌窦底黏膜的厚度,并观察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性状转归。与前期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该术式对上颌窦底黏膜的远期影响。结果:本实验中术后三年随访共计上颌窦88侧(103枚种植体),正常组67例(MT≤2mm),增厚组11例(MT2mm),囊肿组10例。其中正常组术后三年随访时有2例出现黏膜增厚且大于2mm;增厚组有5例黏膜厚度减少且小于2mm;囊肿组有5例囊肿消失,其中3例变为增厚组,2例恢复为黏膜正常组。除去术前术后出现囊肿患者,剩余共85枚种植体对应上颌窦底黏膜,发现术前黏膜厚度为1.51±0.66mm,功能负载后三年黏膜厚度为1.20±0.6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在本组病例中,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上颌窦底黏膜状态总体趋于稳定,可耐受该术式并具有良好的远期预后效果。上颌窦假性囊肿均有良好转归。
【图文】:

种植体,根尖,位置,牙槽嵴顶


参考线绘制如下:a.种植体长轴;b.种植体颈部边缘线:垂直于 a,种植体颈部于冠槽嵴顶位置:牙槽嵴顶骨与种植体交界位置;d.上颌窦底位置:种植体在牙槽嵴和上颌窦底交植体根尖位置:垂直于 a,种植体根尖方最高点水平位置;f.新骨位置:垂直于 a,位于可观察位置。方法及种植体资料验最终完成三年随访患者共 84 例,其中男性 41 例,女性 43 例。失访,病例随访率 84%。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 50.05±12(22-80)岁。其

长度分布,长度分布图,种植体


1 43 16 54 14 70 1共植入 103 枚种植体,其中使用最多的种植体型号为 4.8×10mm 种植体,占 68.93%;长度超过 10mm 种植体共 79 枚,,占 76.70%。植入种植体最多上颌第一磨牙,共 50 枚种植体,占 48.54%。种植体资料见表 1-2、表 1-表 1-2 103 枚种植体不同直径与长度分布表(n=103)6 mm 8 mm 10 mm 12 mm m 0 1 4 1 m 5 18 71 3 5 19 75 4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明月;彭巍;赵英斌;单显峰;王一川;何帆;王学金;;上颌窦底提升术[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年33期

2 张庆福;牛璐;闻慧胜;符国才;聂恒金;;T形窗入路上颌窦底提升牙种植修复单颗上颌第二前磨牙缺失[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年03期

3 于美娜;柳麟翔;骆韬;陈键;;微创技术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05期

4 杨颖;刘国;刘传通;;超声骨刀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中的应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5 李春茹;李鹤佳;韩梅;邵伟然;朱杨;李德超;刘继光;赵艳宇;;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年03期

6 吴德勇;;上颌窦底冲压提升法种植修复136例缺牙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48期

7 杨雯琦;楚德国;刘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植骨材料三维体积变化研究[J];医学综述;2017年16期

8 李春娥;蓝鹏;杨晓光;王颖琦;;上颌窦底形态与种植关系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68期

9 陈明;李钧;刘长营;耿威;;连续21例倾斜上颌窦底两方向法内提升的短期临床观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5期

10 杨颖;刘传通;金琼;刘国;;超声骨刀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应用效果的初步探讨[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一;解涓;刘成龙;李学盛;;上颌窦底二次提升术的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2 陈宁;朱志军;王国平;万林忠;方赵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周毅;;利用特殊工具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减小老年患者术后反应[A];第十三次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4 郭平川;刘春年;周贵祥;王平;王茜;;上颌窦底冲压提升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与技巧[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保东;王艳辉;许家森;徐昊;郭力强;谢苗苗;;用盘钻法行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张庆福;;T形槽开窗入路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应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7 薛化中;;种植上颌窦底抬升术[A];辽宁民营口腔首届病例大赛优秀病例集[C];2013年

8 张春元;姜瑞;谈济州;曾尽娣;夏银花;黄颖荷;刘伟;;头后仰位骨钻磨除法提升上颌窦底同期种植术[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9 谢孟;周冯;张智;顾漪菲;田园;陈骏辉;莫安春;;骨量严重不足的改良式上颌窦底内嵌骨块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0 蒋晓艳;尹丽娜;;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的护理配合[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俭;穿通上颌窦底骨壁牙种植术临床随访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2 朱丽琴;侧壁小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与早期成骨效能的动物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刘晓芳;闭合式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窦黏膜力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悦;上后牙区RBH≤5mm患者行骨凿冲压法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的修复效果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2 程浩德;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的三年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3 尹俊景;HA与β-TCP联合应用于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张燕婷;不同术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和预后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刘晓菲;胶原蛋白海绵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应用效果的回顾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6 王超;不翻瓣技术在上颌窦底内提升种植术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7 蔡尔封;改良式微创型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毛玉琳;盘钻法和冲顶法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9 董树君;上颌窦底形态、剩余骨量对种植固定桥影响的力学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吴金辉;上颌窦底提升技术5年临床回顾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5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