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金黄地鼠颊癌差异表达基因谱的构建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2 02:11
【摘要】: 口腔颌面部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排名第6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在口腔颌面部癌中90%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虽然目前人们对OSCC的诊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对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仍未充分认识,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仍未取得明显改变。目前公认: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改变和多步骤变化的连续动态过程。目前人们通过临床和相关研究已证实:口腔粘膜癌变初步过程是由正常口腔粘膜上皮→粘膜上皮异常增生→口腔鳞癌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在这癌变过程中涉及多基因和多通路的改变,但目前还未查见从全基因组水平对口腔粘膜癌变相关重要致病基因和信号通路异常的筛选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用DMBA诱导叙利亚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变建立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变模型,然后用包含41000条基因/ESTs的Agilent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金黄地鼠颊囊粘膜癌变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在两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943条,结合GO功能分类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凋亡和肿瘤相关基因、结构分子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等10类相关基因。pathway通路分析发现共得到27条有显著性改变的通路,以上1943条差异表达基因中只有136条基因在这27条通路上富集,我们认为这136条差异表达基因的改变是最终导致口腔颊粘膜癌变的重要候选基因。在这136条重要候选基因中有13条基因富集在3条以上改变的通路上。 因此我们认为以上13条基因是金黄地鼠颊粘膜癌变的重要基因,针对以上重要基因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口腔粘膜癌变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图文】:

颊囊,肉眼,改图


图 1 DMBA 涂擦颊囊 1-2 周时的肉眼改变 图 2 DMBA 涂擦颊囊 3-4 周时的肉眼改图 3 DMBA 涂擦颊囊 5-6 周时的肉眼改变 图 4 DMBA 涂擦颊囊 7-8 周时的肉眼改

颊囊,肉眼,改图


图 1 DMBA 涂擦颊囊 1-2 周时的肉眼改变 图 2 DMBA 涂擦颊囊 3-4 周时的肉眼改图 3 DMBA 涂擦颊囊 5-6 周时的肉眼改变 图 4 DMBA 涂擦颊囊 7-8 周时的肉眼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3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静;王学枫;徐辰武;;基于DNA微阵列数据的基因聚类方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3期

2 彭亦良;梁后杰;;癌细胞运动与迁移的分子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年10期

3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hepatoma cell line HL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659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59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