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基台一体冠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0 04:02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化基台(CAD/CAM Ti Base)与成品钛基台结合氧化锆全瓷冠在后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估两种不同修复方式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功能以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期间,因牙列缺损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行单枚种植体(BEGO,德国)植入术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20牙)和对照组(20例,20牙)。种植体骨愈合3~6个月,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70,则行上部修复体的制作。当一期种植手术为种植体埋入型,需在局麻下行种植二期手术,安放愈合基台,2周后待牙龈袖口诱导成形且无明显炎症后再行种植体转移印模。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闭窗式取摸方法制取口内模型,根据相应的种植体型号选取与其配套的取模套件。用3M聚醚橡胶印模材料制取工作模型,藻酸盐材料制取对颌印模,硅橡胶记录上下颌咬合关系,3D VITA比色板比色。将工作模型和咬合记录送于义齿制作中心,由技师完成上部修复体的设计及制作。实验组上部结构采用CAD/CAM Ti Base+氧化锆全瓷一体冠修复,对照组采用成品钛基台+氧化锆全瓷一体冠修复,两组上部修复体固位方式均为螺丝固位。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种植修复后1、6、12个月随访调查的各项评价指标,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参数(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出血指数(mSBI)、探诊深度(PD))、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吸收量(MBL)、牙龈乳头指数(PIS)、牙龈色美学评分(PES)、食物嵌塞(FI)和机械并发症,以及问卷调查患者对修复体的满意度。将所有测量数据整理,进行相应统计分析,准确地比较两种不同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40例患者均按时复诊,40颗种植体均保存稳定,种植体存留率和修复体成功率均为100%。经一年内三个不同时间段复诊检测显示,两组不同时间段的mPLI、mSBI、MBL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的PD值比较,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1、6、12个月随访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IS和PES,结果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两组种植修复后的FI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牙龈乳头形态和水平食物嵌塞具有明显相关性(X~2=55.13,P0.01);修复一年后,患者修复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均在90分以上,其中有个别食物嵌塞者通过使用牙缝刷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满意度;一年内随访期间,两组各有一例患者出现螺丝松动,经棘轮扳手重新固定螺丝、复合树脂封闭螺丝孔后,调整咬合、抛光,再无复发;40例患者随访期间所有种植体均保持稳定,未出现种植体折断、脱落、修复体崩瓷等机械并发症,两组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 Ti Base基台一体冠在后牙区单个牙种植义齿修复中,与成品基台一体冠相比,更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牙龈乳头形态和软组织美学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水平型食物嵌塞率。CAD/CAM Ti Base基台一体冠与牙龈软组织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健康。
【图文】:
复体的设计及制作。2.2.3上部修复体制作 实验组予以 CAD/CAM Ti Base+氧化锆全瓷冠(图 2.1,图2.3)修复方案,对照组采用成品钛基台+氧化锆全瓷冠(图 2.2,图 2.4)修复方案。技师于口外选择对应型号基台,调整基台到合适高度(≥3mm),将成品基台用螺丝固定于种植工作模型上然后进行扫描、采集数据信息。由于 CAD/CAM Ti Base具有原始数据信息,所以无需固定于工作模型上进行基台二次扫描,直接扫描工作模型后设计修复冠。首先,通过扫描杆确定种植体方向(图 2.5)、然后标记牙龈袖口轮廓(图 2.6)以及基台穿龈高度,最后使用 CAD 设计软件根据邻牙及对颌牙的形态设计上部修复冠的形态,使其达到适应个性化牙龈袖口的颈部外形(图2.7-图 2.9)。将设计数据保存并输出,采用泽康二代全瓷冠切割系统(登士柏,德国)切削完成氧化锆基底冠, 表面饰瓷。基台和氧化锆全瓷冠于体外树脂粘接组合成螺丝固位型一体冠,固定于可调式合架,调整其邻接触松紧度和咬合至合适后,抛光(图 2.10)。
成螺丝固位型一体冠,固定于可调式合架,,调整其邻接触松紧度和咬合至合适后,抛光(图 2.10)。图2.1 CAD/CAM Ti Base基台 图2.2 成品钛基台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6
本文编号:2672013
【图文】:
复体的设计及制作。2.2.3上部修复体制作 实验组予以 CAD/CAM Ti Base+氧化锆全瓷冠(图 2.1,图2.3)修复方案,对照组采用成品钛基台+氧化锆全瓷冠(图 2.2,图 2.4)修复方案。技师于口外选择对应型号基台,调整基台到合适高度(≥3mm),将成品基台用螺丝固定于种植工作模型上然后进行扫描、采集数据信息。由于 CAD/CAM Ti Base具有原始数据信息,所以无需固定于工作模型上进行基台二次扫描,直接扫描工作模型后设计修复冠。首先,通过扫描杆确定种植体方向(图 2.5)、然后标记牙龈袖口轮廓(图 2.6)以及基台穿龈高度,最后使用 CAD 设计软件根据邻牙及对颌牙的形态设计上部修复冠的形态,使其达到适应个性化牙龈袖口的颈部外形(图2.7-图 2.9)。将设计数据保存并输出,采用泽康二代全瓷冠切割系统(登士柏,德国)切削完成氧化锆基底冠, 表面饰瓷。基台和氧化锆全瓷冠于体外树脂粘接组合成螺丝固位型一体冠,固定于可调式合架,调整其邻接触松紧度和咬合至合适后,抛光(图 2.10)。
成螺丝固位型一体冠,固定于可调式合架,,调整其邻接触松紧度和咬合至合适后,抛光(图 2.10)。图2.1 CAD/CAM Ti Base基台 图2.2 成品钛基台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应亮;;后牙种植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与对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01期
2 刘夏青;李丹;李英;;瓷基台与钛基台临床修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3 朱岩峰;陈伟辉;陈舟;;种植固定义齿水平型食物嵌塞的临床防治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 汤春波;光寒冰;戴文雍;;种植义齿个性化修复策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0期
5 冯华英;光寒冰;方赵平;;CAD/CAM加工个性化全瓷基台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2年12期
6 周仲豪;莫嘉骥;姒蜜思;顾迎新;杜娟;张志勇;赖红昌;;上前牙区单个种植牙牙龈生物学类型对龈乳头重建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2年05期
7 纪林林;柳忠豪;;种植体生物学宽度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4期
8 张志清;孙艳华;尹玉成;周华亮;;氧化锆基台与钛基台细菌黏附的比较[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5期
9 姚倩倩;叶俊;刘雯雯;腾敏华;成贤基;莫安春;;后牙种植义齿一体化冠修复及软组织整复效果的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牛薇;施斌;;种植体-基台连接面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672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720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