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牙本质表面预处理对树脂粘固剂粘结强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1 13:26
【摘要】:背景: 近几年来,树脂粘固剂越来越被广泛运用于口腔临床修复治疗中。相对于其他粘固剂来说,树脂粘固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口腔这一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临床操作后微渗漏和敏感的发生。但是,从自酸蚀树脂粘固剂发展到如今的一步法自粘结树脂粘固剂,学者们对树脂类粘固剂的粘结强度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对于不需要进行预先酸蚀处理的树脂粘固剂临床使用中粘结强度及远期效果如何,观点也有所不同。有效的牙本质-树脂粘结主要依赖于玷污层的溶解去除和混合层的形成。临床上对使用树脂粘固剂之前是否需要对牙本质表面进行预处理部分去除玷污层以获得良好的粘结效果依然存在问题。至今,仍很少有研究者对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对树脂粘固剂粘结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 目的: 为临床上增强树脂粘固剂的粘结强度和远期疗效提供有效方法,本实验采用三种不同溶液预处理牙本质表面,探讨不同牙本质表面预处理对树脂粘固剂的粘结强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选取48颗无龋坏人第三磨牙,垂直于牙长轴于髓室角冠方1mm水平截去牙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用(1)蒸馏水(对照组);(2)35%磷酸(phosphoric acid,PA);(3)1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thylenediaminetetracetic acid, EDTA)水溶液;(4)MTAD (a mixture of tetracycline isomer, acid, and detergen,MTAD)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分别采用三种树脂粘固剂Super Bond、Panavia F 2.0、Relyx Unicem与复合树脂块进行粘结。37℃生理盐水中保存1天,切割成粘结面1mm2的粘结试件。分别进行微拉伸强度(μTBS)测试,计算粘结强度;扫描电镜观测牙本质断裂面。采用Two-way ANOVA和Fisher'S PLSD检验法(a=0.05)检测组间及组内不同处理方法粘结强度的差异。 2.选取12颗无龋坏人第三磨牙,垂直于牙长轴于髓室角冠方1mm水平截去牙冠,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用(1)蒸馏水(对照组);(2)35%PA;(3) 14% EDTA; (4) MTAD预处理牙本质表面。用扫描电镜对各组牙本质预处理面进行观察。 结果: 1.牙本质粘结强度比较 结果显示Panavia F2.0配合MTAD处理组的粘结强度最大(25.95±1.66 MPa)。经PA处理Super Bond CB组的粘结力最小(7.18±1.03 MPa)。Panavia F2.0釉Relyx Unicem两种粘结剂组中:MTAD组粘结力明显大于其他两种预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除了Panavia F2.0的PA组,所有预处理组的粘结强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Super Bond CB组中对照组的粘结强度明显大于三种预处理组(P0.05);三种预处理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SEM观测牙本质预处理面和牙本质断裂面 牙本质表面经PA处理后,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周牙本质完全脱矿,管间胶原纤维部分暴露;经EDTA处理后,没有玷污层,管周牙本质完全脱矿,管间胶原纤维部分暴露;经MTAD处理后,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管周牙本质部分脱矿。 Super Bond CB对照组断裂面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内可见树脂突;PA、EDTA、MTAD组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内可见树脂突,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脱矿塌陷。 Panavia F2.0和Relyx Unicem对照组断裂面表面覆盖玷污层;PA组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内可见树脂突,管间胶原纤维脱矿,暴露;EDTA组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内可见树脂突,管间胶原纤维部分脱矿;MTAD组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管内可见树脂突,管间牙本质胶原部分脱矿。 3.SEM观测粘结断裂类型。 大部分样本呈粘结破坏(树脂-牙本质界面破坏)。三种粘固剂组断裂模式的差别与预处理方式无关。 结论: 不同牙本质表面预处理方式对不同系统的树脂粘固剂的粘结强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对于自酸蚀树脂粘固剂Panavia F2.0和自粘结树脂粘固剂Relyx Unicem, MTAD预处理牙本质表面,能有效去除玷污层,维持稳定牙本质结构,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对于全酸蚀粘固剂:Super Bond CB,预处理降低了粘结强度。
【图文】:

制作方法,样本,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材3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用SPSS软件(SPSSSoftware,,version17.0,SPSSIne,Chicago,I,采用孙。一wayANoVA和Fisher”5PLsD检验(a=0.05)进行分析。

断裂模式,发生率


SEM观测各组断裂模式发生率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Vichi,刘玲;陶瓷和粘固剂厚度对不同类型不透明桩遮盖效果的影响[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年05期

2 夜文敏;段银钟;王茜;;正畸粘结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1期

3 钱不凡;;假体植入术中丙烯酸粘固剂温度变化的作用[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4年02期

4 刘玲,张丽霞;一种有希望的新型牙粘固剂[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6年01期

5 陈思娅;;消霉剂对两种粘固剂固位力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5年04期

6 孙琴洲;正畸粘固剂引起过敏一例[J];广东牙病防治;1995年04期

7 张寿华,沈丽娟,曹健;不同液粉比例对磷酸锌粘固剂使用效果的实验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2年S1期

8 胡炜,王晓灵,王勤,傅民魁;正畸粘接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氟离子释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9 王航;粘固剂和金属表面的理化反应对粘固剂层厚度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5年04期

10 雍(风韦);磷酸钙粘固剂修补根分叉穿孔的体外实验[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寿华;沈丽娟;刘芙蓉;曹健;;不同粉液比例对磷酸锌粘固剂使用效果的临床评价[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2 丛磊;王海

本文编号:2674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74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