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种植—正畸联合治疗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牙合)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8 15:14
【摘要】:目的临床上部分患者由于牙列缺损时间较长,经常会出现邻牙倾斜或对颌牙伸长等情况,这些症状都给种植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旨在探究使用种植联合正畸治疗修复复杂型单颗后牙缺失的临床效果,为跨学科联合治疗的必要性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入的单个后牙缺失伴错颌畸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处于41-58岁之间。对照组为同期选取的10例无牙列缺失和错牙合畸形的正常牙列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使用T-Scan III咬合力分析测定仪系统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总咬合力的大小,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并观察其牙合力中心位置(COF),测定时间为实验组治疗前、修复后、修复后6个月和修复后12个月。采用t检验对各项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种植体及其周围牙槽骨和软组织等的情况。结果种植与正畸联合治疗的患者,经T-scan III系统测量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785.40±14.29N)明显低于对照组(1084.20±22.48N),治疗前实验组牙合力不对称指数(13.23±4.04%)高于对照组(8.98±3.24%),以上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的总咬合力(1012.60±51.18N)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总咬合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修复后即刻测量总咬合力低于同期对照组的总咬合力(1085.20±52.25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即刻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4±0.64mm)前后位移(34.15±2.03mm),同期测量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63mm)前后位移(36.14±2.24mm),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78.90±53.65N)低于修复后半年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总咬合力(1086.90±49.17N)稍高于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总咬合力(1084.40±48.08N),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半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59±0.51mm)前后位移(34.47±1.98mm),修复后半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79±0.56mm)前后位移(35.93±1.94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一年测量实验组左右位移(3.61±0.48mm)前后位移(34.46±1.78mm),修复后一年测量同期对照组左右位移(3.83±0.55mm)前后位移(35.83±2.13mm),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基本消除了不良咬合状态,且咬合力分布均匀。10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基本恢复正常,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量吸收及种植体松动等其他异常,全口牙周情况均未出现异常现象。结论本实验种植联合正畸在治疗复杂牙列缺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治疗不仅可以明显的扩大种植治疗的适应症,改善修复效果,还能为最终修复提供良好的咬合关系。本实验还证明了多学科联合序列治疗的重要性。
【图文】:

曲线,缺失,患者,前牙


图 4.1 患者 37 缺失,对颌伸长,38 岁,下后牙缺失十年余,要求种植治疗。查:下颌 37 缺失, 伸长 2~3mm,37 咬合距离约为 4mm,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前牙弓宽度偏窄,全口有轻度牙周病,口腔卫生一般,其余正常。CB槽骨高度和宽度尚可(见图 4.2),27 距上颌窦窦底距离尚可(见图位片示前牙为 II 度覆合覆盖,纵颌曲线陡峭,横牙合曲线正常(见图

曲线,缺失,患者,前牙


图 4.1 患者 37 缺失,对颌伸长,38 岁,下后牙缺失十年余,要求种植治疗。查:下颌 37 缺失,伸长 2~3mm,,37 咬合距离约为 4mm,磨牙关系为中性关系,前牙弓宽度偏窄,全口有轻度牙周病,口腔卫生一般,其余正常。CB骨高度和宽度尚可(见图 4.2),27 距上颌窦窦底距离尚可(见图位片示前牙为 II 度覆合覆盖,纵颌曲线陡峭,横牙合曲线正常(见图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洁;;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30期

2 侯丽萍;李二红;;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4年04期

3 杨颖;张艽;;正畸修复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年06期

4 张清磊;何艳;谭燕;陈畅;;局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第一磨牙长期缺失患者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4年09期

5 吴颖;彭国光;朱双林;;片段弓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直立倾斜磨牙[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4年03期

6 洪达;;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30期

7 黄鹤;法永红;杨永进;蔡兴伟;李广;;T-ScanⅢ系统对不同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的咬合力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年05期

8 何翔;田立国;毛永灵;王戟文;;局部正畸联合微螺钉支抗在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种植修复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3期

9 张晓聪;陈卓凡;黄宝鑫;陈素洁;;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年02期

10 周公亮;刘蝶;梁星;王军;唐礼;张宁;;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正畸与种植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石柱;赵铱民;;口腔种植机器人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盛;微种植体支抗结合片段弓远中移动牙列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2 何心典;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病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3 郭培珠;微种植钉支抗与口外弓等传统支抗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邱岳;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周疾病[D];福建医科大学;2016年

5 吴秦;口腔种植机器人空间映射装置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6 李芳;基于VTK的颅颌面虚拟牙种植导航系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7 杨亚黎;软硬组织处理技术在种植美学区的联合应用与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顾梦婕;微种植钉周期性加力压低犬磨牙牙周组织中MMP-2表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左凯;下颌第二磨牙近中移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5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85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a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