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单颗后牙种植修复咬合状态与骨吸收情况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7:44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的咬合接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保存、咬合状态的影响,为临床种植修复咬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行单颗后牙种植治疗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30例,采用标准化种植流程,根据修复体与对颌牙咬合接触紧密程度将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记为a组、b组、c组。a组:紧咬牙时12 μm咬合纸无法从修复体和对颌牙中抽出;b组:紧咬牙时20 μm咬合纸可以从修复体和对颌牙中有阻力抽出;c组:紧咬牙时40 μm咬合纸可以在修复体和对颌牙之间有阻力抽出。在修复当日、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拍摄口内根尖片,测量种植体周围边缘骨高度的变化。应用T-Scan III咬合力分析仪测量三组患者的修复前、修复当日、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和对侧同名牙承担的咬合力以及咬合平衡状况并比较差异。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1.a、b、c三组种植体在功能负荷后3个月近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00±0.24mm、-0.27±0.24mm、0.01±0.33mm;远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02±0.17mm、-0.10±0.28mm、-0.04±0.14mm。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a、b、c三组种植体在功能负荷后6个月近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05±0.29mm、-0.22±0.38mm、0.05±0.32mm;远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12±0.34mm、-0.16±0.42mm、0.00±0.26mm。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a、b、c三组种植体在功能负荷后12个月近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12±0.27mm、-0.31±0.42mm、-0.01±0.30mm;远中骨组织变化分别是:0.07±0.36mm、-0.21±0.45mm、-0.08±0.29mm。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a、b、c三组在修复前咬合平衡指数分别是-0.39±0.14、-0.38±0.25、-0.37±0.15;修复当日咬合平衡指数分别是-0.27±0.15、-0.25±0.20、-0.30±0.14;修复3个月时咬合平衡指数分别是-0.05±0.05、-0.15±0.15、-0.19±0.17;修复6个月时咬合平衡指数分别是-0.03±0.03、-0.06±0.12、-0.10±0.10;修复12个月时咬合平衡指数分别是-0.00±0.02、-0.03±0.08、-0.09±0.06。其中,a、b、c三组的咬合平衡指数在修复前、修复后3个月以及修复后6个月时没有统计学差异;修复后12个月时a组和c组的咬合平衡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咬合更加平衡。a组在修复后3个月的咬合平衡指数变化明显,而b组、c组在修复后3个月内咬合平衡指数变化不明显,a组和b组、a组和c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a组组内比较,在修复后3个月的咬合平衡指数与3-6个月、6-12个月的咬合平衡指数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5.a、b、c三组修复体在功能负荷后3个月承担咬合力分别是:14.83%±2.52%、11.39%±4.19%、9.38%±2.94%,a组承担咬合力较大,与b、c组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在功能负荷后6个月承担咬合力分别是:16.32%±2.27%、15.63%±5.97%、10.88%±3.03%,a组和c组、b组和c组修复体承担的咬合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修复体承担的咬合力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功能负荷后12个月承担咬合力分别是:18.11%±2.03%、17.6%±3.34%、12.88%±2.66%,a组和c组、b组和c组修复体承担的咬合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修复体承担的咬合力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a、b、c三组修复体在功能负荷后3个月时承担的咬合力与对侧同名牙比较结果分别是:0.98、0.61、0.54,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修复体在功能负荷后6个月时承担的咬合力与对侧同名牙比较结果分别是:1.01、0.87、0.66,a组与c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修复体在功能负荷后12个月时承担的咬合力与对侧同名牙比较结果分别是:1.01、0.92、0.80,a组与c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三组种植体成功率都为100%。8.a组和b组患者满意度为100%,c组患者满意度为95%。结论:1.12 μ m、20 μ m和40 μm咬合接触的修复体在功能负荷一年时使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未见明显的骨吸收。2.咬合接触紧密程度对种植修复体行使功能时承担的咬合力有显著的影响,接触紧密时,能够快速恢复与对侧同名牙相近的咬合力。3.咬合接触紧密程度对咬合平衡状态有显著的影响,恢复咬合平衡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平衡程度与咬合接触紧密程度呈正相关。4.12 u m咬合接触在修复后能够更快的恢复咬合平衡,恢复与对侧同名牙相似的咬合力,维持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
【图文】:

种植体,咬合力


图2.1种植体边缘骨氋度测量逡逑.邋2咬合平衡指数逡逑为检测种植修复后,修复体所在区域力量有无差别,以及随着时间的延长二用T-scan咬合力分析仪测量牙尖交错切牙近中接触点作垂线,,通过第一前磨牙弓分为4部分,同时将咬合力分为四咬合力的百分比(记为A)和对侧承担咬合力平衡指数=(A-B)/邋(A+B)。若结果

组织变化,和图,月份


月份逡逑图3.1不同咬合接触之间种植体周围近中骨吸收的比较逡逑如表3.1和图3.1所示,在修复后3个月时,b组近中骨吸收最多逡逑为-0.27±0.邋24mm,a组、c组近中骨组织变化分别为0.00土0.24mm、逡逑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8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斌;曾浩;;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管婷婷;;精细化护理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路;2017年02期

3 孙雪丹;;大学生牙科焦虑症及对选择种植修复选择的影响分析[J];口腔医学;2009年11期

4 甘姗灵;李冰霞;郭竹玲;;吸烟对种植修复的影响及护理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年26期

5 王娜;;上颌单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和延期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30期

6 张智;田园;顾旖菲;莫安春;;数字化种植修复的流程与研究进展[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10期

7 胡劲松;;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年32期

8 王林霞;孟玉坤;;种植修复中的鉭学问题[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年01期

9 杨小东;吴大怡;刘果生;;美学区微创种植修复方法与效果之探讨[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3年02期

10 杨小竺;裴仲秋;李晓东;白石;;咬合异常患者的种植修复方案设计[J];重庆医学;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静;徐燕华;;美学区种植修复的护理配合[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林野;胡秀莲;邱立新;李健慧;邸萍;陈波;张宇;崔宏燕;王涛;;种植修复十年效果及种植技术十年进展的回顾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孟兆强;高敏;王洋;刘筱菁;周维;彭歆;;腓骨重建上颌骨术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探讨[A];2017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4 钟源;黄盛斌;麻健丰;;关于种植修复前患者的认知、动机及期望调查[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5 崔宏燕;;电火花蚀刻技术在种植修复体制做中的应用[A];第七次全国口腔修复工艺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于婉琦;赵静辉;周延民;;上颌前牙外伤脱落种植修复1例[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7 郑蕊;高爽;吴敏节;;弹性人工牙龈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董倩男;吴涛;施斌;;上颌前牙种植修复联合美学功能重建一例[A];第十二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9 王俊成;;前牙种植修复临床注意要点[A];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0 周宏志;;骨缺损状态下的即刻与延期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北京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 韩正学;拔牙后该注意什么[N];健康报;2009年

2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献怀;老人该选什么样的假牙?[N];健康时报;2008年

3 张献怀;哪一种假牙适合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宿玉成;拔牙位点保存和种植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孙滢滢;上颌窦区种植修复的生物力学优化设计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阳;单颗后牙种植修复咬合状态与骨吸收情况的前瞻性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仁庆;磷矿职业病的危害与种植修复装置安全分析[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8年

3 李苏扬;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的影响因素和美学评价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郭倩倩;美学区种植修复后牙龈软组织的变化及美学评估[D];山东大学;2017年

5 任睿;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丹阳;牙周健康状况对种植修复成功率影响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伟岸;数字化种植修复病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8 林桦茵;浓缩生长因子复合骨移植材料应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病例报告[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9 李潇;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种植修复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涂慧娟;种植修复单个上颌中切牙龈乳头高度的评估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4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04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