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预防性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3 06:20
【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洁治周期的固定矫治患者矫治前、矫治不同阶段时,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观察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固定矫治患者合适的洁治周期。 方法:选取正畸初诊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A组为一月一次洁治+口腔卫生宣教,B组为三月一次洁治+口腔卫生宣教,C组为六月一次洁治+口腔卫生宣教。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左上颌中切牙(21)、左下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34/35)、右下颌中切牙(41)四个牙位为受检牙位。分别于矫治前和矫治1、3、6、9个月时,检查所选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和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采集所选牙位龈下菌斑,提取牙菌斑中细菌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的百分含量。 结果: 1.临床牙周指标:组间比较,在矫治3、6个月时,B组和C组的PLI比A组升高(P0.05);在矫治6个月时C组的GI、PD均比A组升高(p0.05);在矫治9个月时C组的GI比A组升高(p0.05)。组内比较,A组矫治1个月时PLI、GI比矫治前升高(p0.05);B组矫治1、3、6个月时PLI、GI均比矫治前升高,矫治9个月时PLI比矫治前升高(p0.05);C组矫治1、3、9个月时PLI、G工均比矫治前升高,矫治6个月时PLI、GI、PD均比矫治前升高(P0.05)。 2.细菌学指标:组间比较,在矫治6个月时,C组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的百分含量比A组升高(p0.05),矫治9个月时,C组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百分含量比A组升高(p0.05)。组内比较,C组中在矫治6个月时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的百分含量比矫治前升高(p0.05),A组和B组组内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 结论: 1.三个月一次的牙周洁治和口腔卫生宣教在一定程度上可控制固定矫治患者的牙龈炎症,比每月一次的洁治更加经济方便,因此固定矫治病人可考虑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牙周洁治。 2.固定矫治可引起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百分含量的升高,有引起牙周破坏的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5
本文编号:2710781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3.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丽;定期预防性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和龈沟液中IL-17含量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07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107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