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固定矫治中牙面、唾液变形链球菌附着状况及结扎方式对其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2:09
【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固定矫治患者在矫治前、矫治不同阶段时,牙面及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含量的变化,以此评价不同结扎方式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自正畸初诊患者30例,分为3组,A组为无结扎的AO自锁托槽组,B组为0.25mm结扎丝结扎的传统托槽组,C组为橡皮圈结扎的传统托槽组。以右上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14/15)、左上颌中切牙(21)、左下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34/35)、右下颌中切牙(41)为受检牙位。分别于粘结前、粘结后1、3、6个月采集受检牙位的菌斑,以及唾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牙面菌斑及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 结果: 1.牙面菌斑指数:组内比较,A、B、C三组在矫治后第1、3、6个月时PLI均比矫治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矫治1、3个月时,C组比B组和C组的PLI显著升高(P0.05);在矫治6个月时,C组的PLI比A组显著升高(P0.05)。 2.细菌学指标:组内比较,C组在矫治后3、6个月时,牙面菌斑及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的含量均较矫治前升高(P0.05),C组在矫治后1个月及A、B三组在矫治后第1、3、6个月时牙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均比矫治前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在矫治1、3个月时,C组比A组和B组的牙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矫治第3、6个月时C组的变形链球菌的百分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①固定矫治器粘结前后个体患龋风险增高。 ②在矫治过程中推荐使用自锁矫治器及不锈钢结扎丝结扎的传统矫治器。 ③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捷、准确、有效的细菌检测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圣辉,果梅英,刘颖,陈威,张辉;龋活性试验——变形链球菌附着板方法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1999年04期

2 张晋宏,白玉兴;牙周健康护理对正畸治疗引起牙龈炎症的缓解作用[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3期

3 张京华,沙月琴,曹采方;不同刷牙方法清除菌斑效果的对比[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4 刘呈胜;蔡成莲;;刷牙方法和时间对菌斑清除效果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06年01期

5 洪潇;胡德渝;;变形链球菌检测技术新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09年11期

6 尹晓虹;许曼波;徐平平;林敬明;;人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荧光定量PCR检测[J];广东牙病防治;2011年04期

7 许江彦,黄金芳;正畸矫治对牙周组织的影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7年03期

8 卢红飞;固定正畸治疗引起牙釉质脱矿的直接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和预防方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S1期

9 刘陶文;定量PCR技术[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年01期

10 南福清;陈海军;于淑湘;;正畸治疗中牙龈炎发病情况观察[J];淮海医药;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72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2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