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邻面不同去釉方法对牙釉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9 10:27
【摘要】: 实验一邻面不同去釉方法对牙釉质的影响 目的通过离体双尖牙的体外PH循环实验,观察、测定和比较采用邻面不同去釉方法后牙釉质的再矿化效果,旨在找到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邻面去釉方法,以利于临床的使用。 方法收集因正畸减数的双尖牙50颗,沿牙体长轴纵向劈开得到100个样本。随机分为Ⅰ,Ⅱ,Ⅲ,Ⅳ,V五组,每组20个样本。各组采用不同的邻面去釉方法如下:组Ⅰ,片切砂条;组Ⅱ,片切盘;组Ⅲ,片切砂条+抛光+35%磷酸;组Ⅳ,片切盘+抛光+35%磷酸;组V,未去釉组。.对每组的样本经过体外PH循环(每天脱矿液中脱矿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人工唾液中)30天后采用定性(扫描电镜)及定量(显微硬度仪)检测,并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①经统计学方差分析(F=13.89),五组间的显微硬度值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由显微硬度的平均值来看,组Ⅱ最低,组Ⅲ最高。各组的显微硬度值两两比较看,组Ⅰ与组Ⅱ,组Ⅲ与组Ⅳ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与组Ⅲ,组Ⅰ与组Ⅳ,组Ⅱ与组Ⅲ,组Ⅱ与组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组Ⅰ与组Ⅴ,组Ⅱ与组Ⅴ,组Ⅲ与组Ⅴ,组Ⅳ与组Ⅴ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肉眼及扫描电镜观察,组Ⅲ及组Ⅳ没有明显不同,但均优于其余几组。 结论①去釉盘和去釉砂条的去釉效果没有明显的不同。②化学抛光组的再矿化效果优于未抛光组及对照组。③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划痕,即使经再矿化也难以恢复。 实验二不同氟保护剂对牙釉质再矿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离体双尖牙的体外PH循环实验,观察、测定和比较采用不同氟保护剂后牙齿的再矿化效果,旨在找到一种效果相对较好的氟保护剂,以便于临床的使用。 方法根据实验一的结果,选择再矿化效果相对较好的邻面去釉方法,即方法Ⅲ和方法Ⅳ。收集因正畸减数的双尖牙30颗,沿牙体长轴纵向劈开得到60个样本。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个样本。A组采用实验一的方法Ⅲ,即片切砂条+抛光+35%磷酸;B组采用实验一的方法Ⅳ,即片切盘+抛光+35%磷酸。每组再根据不同的氟保护剂随机分为Ⅰ,Ⅱ,Ⅲ三个亚组,每亚组10个样本。Ⅰ组去釉后应用氟保护漆,Ⅱ组去釉后应用氟化泡沫,Ⅲ组去釉后未采用任何氟保护剂。经过体外PH循环(每天脱矿液中脱矿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人工唾液中)15天后采用定性(扫描电镜)及定量(显微硬度仪)检测,并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①实验A组的显微硬度值经统计学方差分析(F=11.73),三组间的显微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5)。从显微硬度均值来看,Ⅰ组(氟保护漆)最高,Ⅲ组(对照组)最低。三亚组的显微硬度值的两两比较看,Ⅰ组(氟保护漆)与Ⅱ组(氟化泡沫)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氟保护漆)与Ⅲ组(对照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氟化泡沫)与Ⅲ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B组的显微硬度值经统计学方差分析(F=9.33),三组间的显微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036)。从显微硬度均值来看,Ⅰ组(氟保护漆)最高,Ⅲ组(对照组)最低。三组的显微硬度值的两两比较看Ⅰ组(氟保护漆)与Ⅱ组(氟化泡沫)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氟保护漆)与Ⅲ组(对照组)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氟化泡沫)与Ⅲ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肉眼及扫描电镜观察,Ⅰ组(氟保护漆)与Ⅱ组(氟化泡沫)没有明显的不同,但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①邻面去釉并涂氟制剂后,经过体外PH循环,去釉面有一定的再矿化发生。②氟保护漆和氟化泡沫对去釉后的牙釉质均有良好的再矿化作用,其效果没有明显的不同。③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划痕,即使经再矿化也难以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3.5
【图文】:

盘组,扫描电镜观察,电镜


l)}一切盘组邻面去釉后的电镜照片

电镜图,电镜,盘组,釉质


图2.1.1片切条组邻面去釉后的电镜照少{2.2片切盘组邻面去釉后的扫描电镜观察结图2.2,l)}片切条和片切盘去釉后孔隙更加明显。一切盘组邻面去釉后的电镜照片釉质表面形成较大的孔隙。在5000倍的放大倍数下

电镜图,电镜,对照组,化学抛光


图2.3.1片切条一化学抛光组邻面去釉后的电镜照2.4片切盘+化学抛光组邻面去釉后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图2,4.1片切盘+化学抛光组邻面去釉后的电镜照片化学抛光后,低倍镜下可以看到釉质表面的孔隙相对疏松,高倍镜下类似鱼皮鳞样。2.5对照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悦;杨四维;;正畸邻面去釉后的防龋处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747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47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