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牙周再生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11:39
【摘要】:一直以来,牙周组织再生(包括软硬组织的再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组织工程技术在牙周再生领域的应用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种子细胞的来源,是组织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牙根表面的牙周膜中有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root surface, r-PDLSCs)的存在,在体内可以生成牙骨质/牙周膜样组织,可以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牙周膜细胞是一个异质性细胞群,牙周膜干细胞有可能由于存在部位的不同而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本实验从牙槽窝表面的牙周膜中分离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lveolar bone surface, a-PDLSCs),对其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牙周再生方面的应用做了一系列分析,通过与牙根表面牙周膜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比较,分析了两部分来源牙周膜干细胞性质的差异。为牙周再生中,牙周膜干细胞的应用开辟了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部分: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为了证明拔牙后牙槽窝中牙周膜的存在,模拟正常拔牙程序拔除SD大鼠磨牙,通过HE染色对拔牙后牙槽窝及牙根面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牙拔除术后,牙根表面和牙槽窝表面都粘附有牙周膜组织。通过在SD大鼠体内原位标记BrdU,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牙周膜中干细胞对BrdU的长期吸附能力。结果显示干细胞在牙周膜中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靠近牙槽窝侧的牙周膜干细胞要多于牙根表面侧。通过酶消化联合组织块培养法成功的从拔牙后人牙槽窝表面牙周膜中分离出了干细胞。通过克隆形成率分析、MTT分析、流式细胞周期分析对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和牙根表面来源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能力相似,都强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发现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阴性表达造血系来源细胞的表面标记。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发现a-PDLSCs阳性表达成骨相关基因COLⅠ和OCN。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a-PDLSCs对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要高于r-PDLSCs。通过Real-time PCR技术从RNA水平对成骨及韧带组织相关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PDLSCs对于矿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都高于r-PDLSCs;对于韧带组织相关基因Scleraxis的表达,牙周膜干细胞要低于BMSCs。 以上结果证明牙槽骨表面来源的牙周膜中确实存在干细胞,且这种干细胞具备高增殖能力,和相对于r-PDLSCs更强的矿化潜能。a-PDLSCs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牙周再生的研究中。 第二部分牙槽窝来源牙周膜干细胞分化潜能及牙周再生中应用的研究 本实验分别在成骨诱导、成脂诱导、非诱导条件下,观察r-PDLSCs、a-PDLSCs、BMSCs三种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强弱,结果显示三种干细胞都形成了矿化结节或脂肪小滴,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成骨/成脂分化能力方面,a-PDLSCs要强于r-PDLSCs。将三种干细胞与CBB复合包裹纤维蛋白胶,植入裸鼠背部皮下,6周后组织学对移植物进行观察,结果显示,r-PDLSCs和a-PDLSCs的移植物均生成了牙周膜样组织和矿化组织,然而矿化组织的形态和面积存在差别。a-PDLSCs形成矿化组织的面积明显大于r-PDLSCs,且矿化组织的形态近似于BMSCs的生成物。为了进一步评价干细胞的矿化能力和骨修复能力,本实验在裸鼠颅骨人工创造了极限骨缺损,观察牙周膜干细胞植入后骨缺损修复的情况。Micro-CT结果显示,r-PDLSCs组和a-PDLSCs组都在缺损区形成了新骨,然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PDLSCs形成新骨的面积要大于r-PDLSCs,说明a-PDLSCs具备更强的骨缺损修复能力。 以上结果从分化能力及再生修复能力证明了a-PDLSCs的特性。a-PDLSCs相对于r-PDLSCs更强的分化能力和骨再生修复能力为其在牙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
【图文】:
牙周膜(PDL)一部分附着于牙根(R)表面(图1A);另一部分附着于牙槽窝内(AS),牙槽骨(AB)表面(图 1B)。Bar=2mm图 2 牙周膜中干细胞的分布。牙周膜中干细胞对 BrdU 的长期吸附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近牙槽骨(A)侧牙周膜(PDL)中的 BrdU 阳性细胞(三角)要明显多于牙根(R)侧的阳性细胞(箭头)。Bar=500 μm.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12期 医药卫生科技辑 E074-1-74
77图 2 牙周膜中干细胞的分布。牙周膜中干细胞对 BrdU 的长期吸附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近牙槽骨(A)侧牙周膜(PDL)中的 BrdU 阳性细胞(三角)要明显多于牙根(R侧的阳性细胞(箭头)。Bar=500 μm.
图 3 形态学特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r-PDLSCs(A)、a-PDLSCs(B)、BMSCs(C)大部分呈现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梭形形态,少数细胞呈现多角形或椭圆形。Bar=100 μm
本文编号:2751900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
【图文】:
牙周膜(PDL)一部分附着于牙根(R)表面(图1A);另一部分附着于牙槽窝内(AS),牙槽骨(AB)表面(图 1B)。Bar=2mm图 2 牙周膜中干细胞的分布。牙周膜中干细胞对 BrdU 的长期吸附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近牙槽骨(A)侧牙周膜(PDL)中的 BrdU 阳性细胞(三角)要明显多于牙根(R)侧的阳性细胞(箭头)。Bar=500 μm.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12期 医药卫生科技辑 E074-1-74
77图 2 牙周膜中干细胞的分布。牙周膜中干细胞对 BrdU 的长期吸附能力检测结果显示近牙槽骨(A)侧牙周膜(PDL)中的 BrdU 阳性细胞(三角)要明显多于牙根(R侧的阳性细胞(箭头)。Bar=500 μm.
图 3 形态学特征。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r-PDLSCs(A)、a-PDLSCs(B)、BMSCs(C)大部分呈现间充质干细胞的长梭形形态,少数细胞呈现多角形或椭圆形。Bar=100 μ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振宗;任华;张超纪;宋剑非;郑民;林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血管内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J];北京医学;2008年12期
2 郑磊,王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01期
3 马淑媛,詹欣文;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周病松动前牙的美容固定修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3年03期
4 黄明霞,袁乃梅,刘玲霞;影响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临床效果的护理因素[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5 夏洋,欧子民,朱仕煜,梁振河;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6 高秦;刘宏伟;金岩;刘源;;人牙周膜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7 李安泽,陈常兴,朱惠学,庄乾瑞,郑卫东;复方鞣酸液对离体牙石溶解性的研究[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8 宋立群,梁荣奇,熊颖铭;生物活性玻璃和骨形成蛋白联合治疗牙周骨缺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张光东,金岩,史俊南,聂鑫,邓蔓菁,张勇杰,刘源,赵宇;大鼠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三维诱导模型的建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罗礼君,顾晶晶,刘晓峰,俞瑾,束蓉;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275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51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