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上颌尖牙阻生与邻近牙齿牙根吸收的三维影像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7 18:00
【摘要】:目的利用CBCT和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分析上颌阻生尖牙及其导致的邻近牙齿牙根吸收的基本情况,并且探讨上述基本情况与年龄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实验纳入标准,选取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尖牙阻生病例50例(男性19例,女性31例),年龄在9到23岁之间,平均年龄14.04岁。将他们按照年龄分为两组,12岁(包含12岁)以下归为组A(16例),12岁以上归为组B(34例)。所有研究对象在正畸治疗前通过同一CBCT机(Ka Vo 3D e Xam;卡瓦公司,美国)摄取影像资料,然后利用Invivo Dental 5.2软件将拍摄的CB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分析上颌阻生尖牙及其导致的邻近牙齿牙根吸收的基本情况,并记录。需要记录的测量项目包括:在建立的三维体系中,上颌阻生尖牙牙尖这一点分别到X、Y、Z平面的距离及对侧萌出正常的同名牙牙尖点分别到X、Y、Z平面的距离;在任意平面中,上颌阻生尖牙与相邻中切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曲面平展片中,上颌阻生尖牙长轴与上颌中线的夹角(∠A)、上颌阻生尖牙长轴与相邻侧切牙长轴的夹角(∠B)及上颌阻生尖牙长轴与牙合平面延长线的夹角(∠C);结合矢状、冠状、轴状视图,观察邻近牙齿的牙根是否发生吸收及吸收程度。最后,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近远中方向上,上颌尖牙近中阻生(89.5%)更为常见;矢状向上,唇侧阻生(70.2%)更为常见。2)与阻生尖牙接触的邻近牙齿中,48.7%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牙根吸收,而无接触的邻近牙齿牙根均无吸收。出现牙根吸收的邻近牙齿中,侧切牙(57.9%)最常见,其次为中切牙(31.6%),最少的为第一前磨牙(10.5%)。3)在建立的三维体系中,X、Y、Z三个值与邻近牙齿牙根吸收无明显相关性(P0.05)。4)在截取的曲面平展片中,∠B越大,则邻近牙齿牙根越易发生吸收(P0.05),相反∠C越小,则邻近牙齿牙根越易出现吸收(P0.05)。而∠A与牙根吸收无明显相关性(P0.05)。5)年龄与上颌尖牙阻生导致的邻近牙齿牙根吸收存在一定关系,年龄越大则越容易出现牙根吸收(P0.05),并且阻生尖牙近远中向和矢状向阻生的程度也有所加重(P0.05)。而年龄与Z值、∠A、∠B、∠C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在三维方向上定位阻生的上颌尖牙,为诊断、治疗及外科手术暴露提供准确信息;在曲面平展片中,上颌阻生尖牙长轴与相邻侧切牙长轴夹角越大,则邻近牙齿牙根越容易发生吸收,相反,上颌阻生尖牙长轴与牙合平面延长线夹角越小,则邻近牙齿牙根越容易发生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尖牙阻生的程度和邻近牙齿牙根吸收的风险均有所增加,给治疗加大难度,这都提示正畸医师对上颌尖牙阻生病例应进行早期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83.5
【图文】:

三维体


三维体系的建立

中切牙,第一前磨牙,侧切牙,上颌


Y2,Z2)的测量2) 在任意平面中,分别测量上颌阻生尖牙与相邻中切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之间的最小距离,记为 S1、S2、S4。如果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 0.5mm,则有接触,否则为无接触[12,17,19]。(见图 4)

最小距离,侧切牙,中切牙,上颌


Y2,Z2)的测量平面中,分别测量上颌阻生尖牙与相邻中切牙、侧切牙、距离,记为 S1、S2、S4。如果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 0.5mm触[12,17,19]。(见图 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剑南;顾月光;赵春洋;刘可;莫仕成;李琥;潘成琼;王林;;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的锥形束CT定位诊断[J];上海口腔医学;2015年01期

2 马岭;异位上颌尖牙的病因、诊断和治疗[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795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95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