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中影响成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2:58
【摘要】: [目的] 在建立山羊下颌骨牵引成骨模型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研究高压氧对颌骨牵引成骨中新骨形成的影响,为高压氧在牵引成骨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用健康山羊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动物于双侧下颌骨磨牙后区行截骨术并安置牵引器,延迟期5天后以1.0mm/天牵引,每天加力两次,每次0.5mm,连续牵引10天,随后进入固定期。实验组动物从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高压氧治疗,90min/天,连续14天,至牵引结束。对照组单纯行牵引成骨,不辅以高压氧治疗。固定4周后处死动物,取下颌骨,从大体标本、X线表现、骨密度、生物力学、组织形态学等方面比较分析。另外,实验组动物分别于手术当天以及治疗的3、7、11天、治疗结束后第一天清晨采血5ml(对照组于相应时间点采血) ,分析高压氧对牵引成骨动物血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1.临床观察:所有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牵引器固位良好,牵引结束后,山羊下颌前突呈反牙合状态,咬合错乱。实验组术区肿胀消退较快,对照组一只动物术区发生感染。2.大体标本观察:所有动物牵引区都有新骨形成,实验组新生骨痂较对照组膨大、质硬。3.X线表现:除外术区发生感染的动物,其余标本骨皮质已完整连接,牵引间隙见大量新生骨质,骨小梁走向与下颌骨长轴一致。实验组牵引间隙内灰度值较高。4.牵引区骨密度: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实验组牵引间隙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三点弯曲试验结果:实验组新生骨最大载荷、弹性载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断裂能量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牵引延长骨弹性挠度,最大挠度小于对照组(P0.05)。6.组织学表现:对照组牵引区镜下由中央向骨断端可见纤维组织区、骨形成区、骨改建区。实验组骨形成区和骨改建区范围明显扩大,部分标本纤维组织区已趋于消失,在接近骨断端处新生骨趋于成熟。7.骨组织计量结果:对骨形成区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比进行骨组织计量学分析,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成骨区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8.血碱性磷酸酶测定结果:截骨术后早期,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血清碱性磷酸酶都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升高,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高压氧治疗能够增强手术区域的抗感染能力,有效加速牵引成骨中新骨的生成与矿化。2.高压氧治疗能够增加牵引成骨早期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加速新骨矿化。3.高压氧治疗能增加牵引延长骨的整体强度及抗骨折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2
【图文】:
所得数据运用医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动物各项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水平设为P≤0.05。图1 高压氧舱 图2 高压氧舱监控系统
所得数据运用医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动物各项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水平设为P≤0.05。图1 高压氧舱 图2 高压氧舱监控系统
10图3 牵引器 图4 牵引器固定后图 5 山羊下颌骨及截骨线设计[5]图 6 牵引器放置位置[5]图 7 骨密度分析系统 图 8 万能材料试验机图 9 骨的载荷-变形曲线 图 10 彩色图象分析系统(红色区域
本文编号:2803721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2
【图文】:
所得数据运用医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动物各项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水平设为P≤0.05。图1 高压氧舱 图2 高压氧舱监控系统
所得数据运用医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动物各项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水平设为P≤0.05。图1 高压氧舱 图2 高压氧舱监控系统
10图3 牵引器 图4 牵引器固定后图 5 山羊下颌骨及截骨线设计[5]图 6 牵引器放置位置[5]图 7 骨密度分析系统 图 8 万能材料试验机图 9 骨的载荷-变形曲线 图 10 彩色图象分析系统(红色区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培,李峻辉,周中英,李主一,林月秋,阮默;骨延长区成骨方式的实验观察[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5期
2 李娜,胡静;血管生成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唐林,林珠,李永明;机械牵张力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骨钙蛋白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4 唐丽灵,王远亮,谷俐,苏爱华,蔡绍皙;成骨细胞对梯度拉伸应变的响应[J];生物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5 陈刚;王大章;杜咏梅;王之奇;乔峰;;牵张成骨矫治腭裂成骨区碱性磷酸酶表达的研究[J];天津医药;2007年04期
6 邹培;李主一;李峻辉;阮默;林月秋;周中英;徐永清;;骨延长区假性生长板及其成骨方式的组织学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7年01期
7 崔伟,刘成林;基础骨生物力学(一)[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年04期
8 黄纪明,白树民,朱德兵;质构仪在骨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年03期
9 薛延;骨质疏松症的生化诊断[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年01期
10 王江,郑志超,刘竹耀,杨晔,李琛,潘淑琴,陈敏,申虹,张季,孔繁军;高压氧治疗对骨折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1994年04期
本文编号:2803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037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