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意义的评价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39.8
【部分图文】:
口腔鳞癌组织Ki-67(-)表达
口腔鳞癌组织Ki-67(+)表达(PV-9000,×400)(PV-9000,×400)
口腔鳞癌组织Ki-67(++)表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2 杨心一;刘晓艳;向家梅;;新辅助化疗期乳癌患者心理护理[J];激光杂志;2011年04期
3 吴红彦;张坤;付荣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39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4 林芳;彭一;杜驰;蒋吉飞;蔡明伟;;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3期
5 侯岩峰;程晓伟;承莉;俞小元;万美珍;;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的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年03期
6 孙晶波;任云会;李文庆;;FEC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郭小青;汪琛;肖震宇;;放疗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4期
8 杜军;周洪伟;费伯健;蒋晖;史俊峰;高其中;;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J];江苏医药;2011年12期
9 肖宇;李惠平;;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因子[J];癌症进展;2011年03期
10 陈军;;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利荣;陈卉;;口腔鳞癌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综合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于吉人;;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进展[A];首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飞;;大肠癌的新辅助化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仁知;周纯武;李静;宋颖;;1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术前X线表现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郑建华;;新辅助化疗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A];东北三省第四届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冯彦林;鲁胜男;温广华;;~(18)F-FDG PET/CT早期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汪晓红;彭卫军;顾雅佳;唐峰;毛健;钱敏;沈茜刚;;T2*磁共振灌注成像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思愚;吴一龙;黄植藩;区伟;杨学宁;余辉;;ⅢA NSCLC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毅;支修益;许庆生;刘宝东;苏雷;王若天;胡牧;;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和围术期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10 宋武战;;~(18)F-FDG显像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同仁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肖晖 李新萍整理;新辅助化疗为乳癌患者赢得手术机会[N];健康报;2009年
2 王杰军 许青;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发展概要[N];科技日报;2001年
3 宋奇思;治实体瘤先用新辅助化疗[N];健康报;2007年
4 崔大涛;新辅助化疗——重塑乳腺癌治疗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游艳琴;新辅助化疗方案有助手术根治晚期宫颈癌[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余志平;辅助治疗和新辅助化疗具有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武爱文 季加孚;胃癌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医药报;2008年
8 李新萍;新辅助化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手术机会[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吴志;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狙击”乳腺癌[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范又;新辅助化疗提高乳癌保乳手术成功率[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海飞;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2 尹波;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陈灿铭;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佳玉;TOP2A基因扩增与乳腺癌含蒽环类药物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张丝媛;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黄伟;乳腺癌新辅助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7 汪晓红;磁共振功能成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成伟;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Survivin、P53、Bcl-2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鲍慧铮;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余之刚;TS、TP及DPD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军水;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意义的评价[D];南昌大学;2010年
2 韩芬;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3 赵丽;超声及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李越;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诊断乳腺癌及对新辅助化疗疗效跟踪的价值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晓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癌的疗效评价[D];兰州大学;2010年
6 王乐乐;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方式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永德;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及预后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万圣云;直肠粘膜下植入5-Fu缓释剂对大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9 伍奕;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璐婷;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2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1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