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最大紧咬时咀嚼肌肌电特征及其对关节盘前移位的辅助诊断

发布时间:2020-09-22 07:08
   研究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指以下颌运动功能障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区疼痛及关节杂音为主要特征,但能排除风湿等其他临床或病理诊断明确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病的总称。根据TMD分类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MD,DC/TMD),TMD 分为两大类。第 Ⅰ类是疼痛性疾病,包括肌肉痛、关节痛和TMD头痛;第Ⅱ类为关节疾病,包括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退行性关节病和关节半脱位。由于TMD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涉及咀嚼肌、咬合及颞下颌关节等结构的问题,临床表现出的症状、体征常重叠交叉,因此TMD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一直以来比较棘手。关节盘前移位是TMD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上可以通过主诉、现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关节盘前移位,但确诊和分类诊断仍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以往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口腔全景片、经颅侧位片、经咽侧位片等,这些X线检查存在影像重叠、对关节盘前移位显示不清楚的缺点;而颞下颌关节造影是侵入性有创检查,有患者对造影剂出现过敏反应等问题。随着设备的进步,颞下颌关节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为诊断TMD关节盘前移位的“金标准”。然而,MRI设备成本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普及。因此,建立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诊断方法对于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很有必要。咀嚼肌、颞下颌关节共同参与行使口腔功能,所形成的肌电信号,能早期、连续性动态地反映肌肉和关节的生理、病理状态。颞下颌关节病变早期影像学没有明显表现时,已有生理信号的异常,而早期诊断可提供更好的预后。Biopak系统是一套采集和记录口颌系统生理信号的设备,可以同时采集多组咀嚼肌肌电活动、下颌三维运动信息和关节音。本研究采用Biopak系统采集咀嚼肌肌电信号,并基于Matlab平台建立分析生理信号的程序,提取肌电信号特征值。比较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肌电特征值,分析关节盘前移位与咀嚼肌肌电活动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咀嚼肌肌电信号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应用价值,以期初步建立辅助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客观标准。目的:通过比较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最大力紧咬时咬肌、颞肌肌电活动的差异,探讨咀嚼肌肌电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3例无TMD症状的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21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作为病例组。使用BioPAK系统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牙尖交错位最大力紧咬时双侧咬肌区和颞肌前束区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将TRC格式文件转化为TXT格式文件。使用基于Matlab软件的信号分析程序对肌电信号提取特征值,计算肌电信号的平均电压和峰度系数等参数。统计比较肌电电压、峰度系数对诊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实验组双侧颞肌前束和右侧咬肌区的SEMG的电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电压水平对于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为76.2%~81.0%,特异度为47.8%~60.9%。实验组双侧颞肌前束和咬肌区的SEMG峰度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峰度系数诊断关节盘前移位的敏感度为38.1%~61.9%,特异度为82.6%~100.0%。结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区肌电平均电压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诊断的敏感度高,而峰度系数的诊断特异度高。结合平均电压和峰度系数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2.6
【部分图文】:

平均电压,图注,时域分布,肌电活动


但是平均电压值仅能代表一段时间内肌电活动的平均强度,并不能反映肌电信号逡逑时域分布特征的差异。当两次SEMG记录的平均电压值相同时,两者的肌电信号逡逑时域分布特征可能不同(见图1)。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比较肌电活动平均强度,逡逑又可以比较肌电信号时域分布特征的新方法来全面、动态地评估TMD患者的咀嚼逡逑肌功能。逡逑3逡逑I逡逑I逡逑

分界角,标准盘,关节盘


图注:图中字母A代表前方,字母P代表后方,数字1代表关节盘前带,2代表逡逑关节盘中带,3代表关节盘后带,4代表双板区。图a示正常TMJ闭口位图像。关逡逑节盘位于髁状突的上前方。关节盘前带位于髁状突正前方。关节盘后带后缘位于逡逑髁状突的12点位置(箭头所指处)。图b示关节盘前移位图像。关节盘后带位于逡逑髁突的前方,关节盘形态常常扭曲变形,关节囊扩张。大箭头所指为关节盘后带,逡逑小箭头所指为双板区的上极。图c示正常TMJ开口位图像。若闭口位时关节盘前逡逑移,开口位时恢复正常,则称其为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图d示关节盘不可复性逡逑前移位闭口位图像。图e示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开口位图像。张口时,移位的逡逑关节盘仍然停留在髁状突前方。逡逑8逡逑

采样频率,咬肌,颞肌,通道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正文病例与方法逡逑MRI:采用1.5T超导型MRI扫描仪(美国General邋Electric公司)。TMJ采用逡逑最大张口位和闭口位,行矢状面和冠状面的Tl、T2、质子加权像。取仰卧位,使逡逑用双侧表面线圈,直径8cm,头部固定,采用自旋回波序列,脉冲重复时间(Repetiton逡逑time,邋RT)邋500ms,回波时间(Echo邋time,TE)邋22.24ms,质子像邋TR2000ms,TE24ms,逡逑T2WITR1800ms,TE80ms,矩阵邋205*256,层厚邋3mm,扫描范围邋140ram,激励邋4逡逑次。逡逑2.3.2肌电信号的采集及处理逡逑BioEMG邋III型表面肌电测量仪放大器的输入阻尼为10u欧姆。设置采样频率逡逑为4000Hz.通道1-4的增益为2500,通道5-8的增益为1500。通道5和8分别连逡逑接右侧颞肌和左侧颞肌,通道6和7分别连接右侧咬肌和左侧咬肌。如下图3。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慧敏;周琴;何冬梅;杨驰;董敏俊;黄栋;;关节盘复位锚固术术后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年12期

2 朱郁文;马壮;张胜;姚建;;透明质酸注射与关节盘修补术对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疗效分析[J];四川医学;2017年02期

3 何冬梅;杨秀娟;杨驰;;急性创伤性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和治疗:附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年05期

4 刘登峰;孙仁义;肖进;胡孙强;刘捷凡;;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5年08期

5 张斌;周青;;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盘组织变化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6 韩正学;;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关节盘及盘后区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09年05期

7 周振,王美青,石力强,姚秀芳;关节盘前移位测量与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8 王学侠 ,陈玉长;关节盘移位程度与复位能力之间的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1年02期

9 王学侠;关节盘在羊颞下颌关节强直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3期

10 谢卫,肖文辉,苏才琼;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关节上腔造影X线片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慧敏;何冬梅;杨秩;;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错鉭畸形的初步效果评价[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2 朱慧敏;周琴;何冬梅;;改良关节盘锚固术术后稳定性及影像学评价[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8年

3 陈玉琴;钱海馨;张富强;;稳定性(牙合)垫治疗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观察[A];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郑有华;李鸿;张志光;苏凯;周雯燕;;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关节内压测量与分析[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任爽;李齐宏;荣起国;;正常人大开口运动过程关节盘应力分布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郑有华;何一青;苏凯;匡世军;欧发荣;张志光;;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伴关节盘穿孔的疗效评价[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殷学民;刘啸;张君伟;徐国翔;;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仿真模型的建立[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李子文;殷学民;扶晟;刘雄;张君伟;;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斌;周青;;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盘组织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许跃;周雯燕;张志光;郑有华;;关节盘微小穿孔对关节上腔滑液流体动力学性能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季卫华;常嚼口香糖当心口难张[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乔永明;嘴巴咔咔响看看口腔科[N];健康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程勇;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滑膜的病理性改变[D];武汉大学;2004年

2 肖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髁突软骨细胞凋亡和适应性改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邓末宏;K6-I系统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齐宏;颞下颌关节开口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5 陆金标;颞下颌关节盘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病例报告[D];武汉大学;2014年

6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图像融合技术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7 吴杨;纤维蛋白凝胶结合滑膜干细胞修复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房维;软骨调节素-1在颞下颌关节软骨及软骨分化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U

本文编号:2824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24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2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