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口腔疣状癌基因组DNA甲基化谱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09:56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 OVC)是一种不同于鳞癌的有着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独立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DNA甲基化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们对疾病的生物学的研究和探讨疾病分子机制能力。本研究采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 MeDIP)结合NibleGen CpG promoter芯片技术探讨口腔疣状癌及其正常对照组织中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并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甲基化基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OVC发生的分子机制和发现治疗靶基因奠定基础。 目的:分析口腔疣状癌DNA甲基化位点上基因,挖掘其隐含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收集5例口腔疣状癌癌组织及相应患者的正常粘膜组织,采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 MeDIP)分别和十张NibleGen CpG promoter芯片进行杂交,对杂交信号进行扫描以及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和比较分析。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对筛选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分析、GO (Gene Ontology)分析、Pathway分析。 结果:芯片杂交结果符合质量控制要求,按照Peak Count2为筛选标准,肿瘤中发生超甲基化位点的有1023个,这些位点包含了1248个基因,其甲基化位点在其启动子内或者上下游发生甲基化,489个(47.8%)甲基化位点发生在CpG岛上。发生去甲基化位点的有640个,包含了780个基因,474个(74.06%)甲基化位点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区域;363个(56.71%)甲基化位点位于发生在CpG上。 染色体定位分析可见在肿瘤组织中分布于1,17号染色体上的发生甲基化位点最多, Y染色体上的甲基化位点最少;在正常组织中定位在19号染色体上的发生甲基化位点最多,其次为17号染色体;Y染色体上去甲基化位点最少。 GO分析显示口腔疣状癌差异甲基化基因细胞成分大部分为细胞核以及整合于细胞膜上。生物学过程主要参与信号传导,DNA依赖的转录调节,G-protein偶联蛋白受体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上大部分基因为蛋白结合分子,钙锌结合分子,肽链内切酶的活性序列特异性DNA断裂及蛋白质GTP酶激活因子等分子功能相关;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疣状癌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受受体相互作用,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MARK信号通路等通路。 结论: 1.口腔疣状癌与对应的正常口腔粘膜组织DNA甲基化位点存在差异; 2.口腔疣状癌发生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区域的大部分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区并且大部分为CpG岛; 3.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可快速、平行地分析大量的基因芯片数据,实现对甲基化基因初步的功能归类,为口腔疣状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39.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口腔疣状癌DNA甲基化基因研究分析
    1.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组织标本DNA鉴定结果
        1.2.2 芯片杂交结果
        1.2.3 芯片数据结果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1.2.4 GO分析
        1.2.5 pathway分析
    1.3 讨论
第二章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文渊;DNA甲基转移酶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卢若煌;口腔疣状癌中TGFBI、KLK7及BNIP3基因的表达[D];中南大学;2011年

3 汪伟明;KLK6、KRT 13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4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44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