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囊内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31 09:02
   目的:研究钢丝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下颌骨髁状突囊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髁状突囊内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总结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优缺点,为髁状突囊内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收治入院的髁状突囊内骨折手术患者,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区间为7岁至67岁,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主任医师完成手术。根据患者伤后采用的手术固定方式分为钢丝组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其中钢丝组14例,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16例。术后随访每位患者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术前、术后的一般资料,从术后疼痛、开口度、骨折线对位及并发症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1)术后24小时,钢丝组术后有9例(64.3%)出现轻度疼痛,5例(35.7%)出现中度疼痛,未出现重度疼痛;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术后13例(81.2%)出现轻度疼痛,2例(12.5%)出现中度疼痛,1例(6.3%)出现重度疼痛,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钢丝组、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的开口度分别为(1.44±0.67)cm、(1.71±0.60)cm,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开口度分别为(3.48±0.25)cm、(3.87±0.36)cm,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开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术后开口度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钢丝组固定达到解剖复位7例(50%),接近解剖复位7例(50%),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解剖复位14例(87.5%),接近解剖复位2例(12.5%),经秩和检验分析,钢丝组、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在骨折线对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钢丝组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各有1例出现感染;钢丝组有5例出现关节弹响,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有3例出现关节弹响,钢丝组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各有2例出现关节压痛;钢丝组有2例出现面瘫,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有1例出现面瘫,两组均未出现关节强直和咬合关系紊乱,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钢丝组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组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钢丝和拉力螺钉联合钢丝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在髁状突囊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无严重颞下颌关节紊乱、关节强直的发生,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开口度得到了显著改善;(2)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对髁状突囊内骨折患者术后张口度的改善优于钢丝固定;(3)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对髁状突囊内骨折的骨折线对位效果优于钢丝固定。
【学位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2.4
【部分图文】:

关节囊,术前


手术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宝柱;张振华;何钢;;不锈钢材质T形锁定板修复锁骨近端骨折及胸锁关节脱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21期

2 周雪峰;周家宁;马华松;白克文;彭军;鲍磊;王蒙;马晓明;陆明;;不锈钢材质锁定钢板置入修复肱骨近端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及不良事件发生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12期

3 姜志伟;;钢丝内固定治疗髁突囊内骨折3例报道[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陈睿;杨凯;李雯娟;赵燕;杨芳;王有为;;拉力螺钉在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年01期

5 焦慧峰;韩新光;;113例髁状突骨折不同复位方式疗效对比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年03期

6 冯智强;李凌志;周志迎;何冬梅;赖仁发;杨驰;;生长期山羊囊内骨折复位术中保留髁突软骨的重要性及组织学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年06期

7 后军;薛浩伟;杨文宇;胡玉坤;孙明;张令达;;127例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8 谢奕文;林玉娇;王友山;许永池;范恩典;林嘉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9期

9 姚政铎;何冬梅;勾洪良;;下颌骨髁突骨折的分类及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06期

10 郑有华;匡世军;苏凯;张志光;杨科;;关节灌洗和透明质酸钠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比较[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863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63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