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牙列缺失种植即刻固定修复临床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20-11-02 02:48
   目的:对牙列缺失或者剩余牙齿无法保留的患者采用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技术,通过对比观察即刻修复完成后不同时间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种植体留存率、修复体留存率、菌斑指数、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指导临床工作。材料与方法:选择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完成种植即刻固定修复的牙列缺失或剩余牙齿无法保留的患者12例,且已经完成永久修复。12例患者均应用BEGO种植系统,包括女性5例,男性7例,年龄49-67岁,其中下颌5例,上颌7例;所有的患者经术前评估及检查,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每位患者植入4-6枚种植体,共植入种植体60枚,其中轴向植入44枚,倾斜植入16枚;当日完成即刻临时固定修复,待种植体骨结合稳定后,利用CAD/CAM(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整体切削钛支架,在支架上用聚合瓷树脂烤塑制作永久修复体,螺丝固位。患者随访观察期间分别于即刻修复当日、6个月、12个月、24个月拍摄数字化曲面体层片测量种植体边缘的骨高度,计算骨吸收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种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修复体留存率及并发症、永久修复体组织面菌斑分布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1)60枚种植体,随访观察期内功能行使良好,无脱落,种植体留存率为100%,种植体无并发症出现。临时修复体共12副,其中2例患者临时义齿折裂修补,留存率为100%。永久修复体共计12副,留存率100%,其中1例永久修复体后牙区崩瓷修补,其它修复体无并发症出现。口腔黏膜无红斑及增生出现。(2)测量轴向种植体与倾斜种植体于相同时间的边缘骨吸收值(种植术后6、12、24个月),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其差异无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种植术后6、12、24个月)分别测量轴向种植体和倾斜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值,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意义(P﹤0.05)。(3)永久修复完成后6个月,通过菌斑指示剂对永久修复体的组织面进行染色,根据种植体轴心把永久修复体的组织面分成颊(唇)侧和腭(舌)侧,计算得出永久修复体组织面的菌斑分布面积的平均值为(48.10±7.27)%,其中颊(唇)侧为(42.94±3.10)%,腭(舌)侧为(52.74±3.12)%,腭(舌)侧菌斑分布面积明显高于颊(唇)侧,两者相比统计学有差异(P0.001);将永久修复体的组织面分为前部、中部及游离端,前部的菌斑分布面积为(48.77±2.02)%,中部为(49.88±1.01)%,游离端为(72.01±2.03)%,游离端菌斑分布面积高于前中部菌斑分布面积,游离端菌斑分布面积与前中部菌斑分布面积统计学有差异(P0.001),而前部与中部统计学无差异(P=0.1030.05)。(4)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与患者口腔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问题进行统计,患者对其全口固定种植义齿满意度较高。结论:对牙列缺失或剩余牙齿无法保留的患者采用种植即刻固定修复技术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可推行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临床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评价需要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观察期。
【学位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83.4
【部分图文】:

影像,图释,测量方法,种植体


图 5.1-1 测量方法图释 1 图 5.1-2 测量方法图释 25.2 种植体留存率留存标准: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度;种植体的垂直向骨吸收程度没有超过种植手术完成时其在骨内长度的 1/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种植体病变影像[23]。5.3 修复体留存率留存标准:修复体可以良好地行使功能,患者无主观不适[23]。5.4 种植体并发症统计随访观察期间种植体发生并发症的数量及种类。5.5 临时修复体并发症通过统计患者即刻修复完成后至永久修复完成前随访期间临时修复体发生并发症的数量及种类。

影像,图释,测量方法,种植体


图 5.1-1 测量方法图释 1 图 5.1-2 测量方法图释 25.2 种植体留存率留存标准: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度;种植体的垂直向骨吸收程度没有超过种植手术完成时其在骨内长度的 1/3;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种植体病变影像[23]。5.3 修复体留存率留存标准:修复体可以良好地行使功能,患者无主观不适[23]。5.4 种植体并发症统计随访观察期间种植体发生并发症的数量及种类。5.5 临时修复体并发症通过统计患者即刻修复完成后至永久修复完成前随访期间临时修复体发生并发症的数量及种类。

照片,菌斑,照片,黏膜


图 5.7-1 菌斑染色后原始照片 图 5.7-2 软件裁剪照片图 5.7-3 粉红色为无菌斑区,黑色为菌斑区 图 5.7-4 二进制处理图像5.8 黏膜改变种植手术完成后至复查期间观察统计黏膜是否有局部或广泛的红斑、增生等改变。5.9 满意度调查永久修复 12 个月后复查,填写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调查表,并进行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兰;胡晓文;;“All-on-4”即刻种植修复并发症8年追踪分析[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5年03期

2 覃太平;;种植支持全牙弓和分段式修复无牙颌患者的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29期

3 符瑾瑾;戴杰;罗旭明;;无牙颌All-on-4即刻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浙江实用医学;2014年06期

4 赵旭;邸萍;林野;李健慧;邱立新;罗佳;崔宏燕;;“All-on-4”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初步临床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5 王煜婷;张少锋;董岩;王卫国;刘继鹏;郭嘉文;;All-on-4种植体参数对周围骨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6 胡秀莲;任抒欣;蒋析;;计算机技术辅助下的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设计[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1期

7 邓飞龙;庄秀妹;;无牙颌种植修复长期成功的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1期

8 吴国锋;;无牙颌颌位记录的临床方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9 冯波;;上下颌骨种植体周边骨吸收的对比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邸萍;林野;李健慧;邱立新;陈波;崔宏燕;;“All-on-4”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66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66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