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PGP9.5在咬合创伤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01:36
   目的: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并评价大鼠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的组织学改变,检测PGP9.5在关节囊神经及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及变化,并研究组织学改变与PGP9.5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PGP9.5在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中的作用,为临床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n=10)与1个对照组(n=10),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面粘结正畸方丝造成咬合创伤,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于建模后1、3、7、14、28d分批处死动物,取双侧颞下颌关节,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并评价髁突软骨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GP9.5在关节囊神经及髁突软骨中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关节囊神经及髁突软骨中PGP9.5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及创伤侧与非创伤侧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别,并分析髁突组织学改变与PGP9.5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1)髁突组织学改变:HE染色显示各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实验组Colombo关节软骨病理积分在6.32至18.35之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建立成功;实验组大鼠双侧Colombo关节软骨病理积分在1、3、7d逐渐升高,7d达到峰值,14、28d逐渐降低,其中3、7、14d创伤侧高于对照侧(p0.05);3、7、14、28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2)PGP9.5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OD)值:实验组大鼠双侧关节囊神经PGP9.5平均OD值在1、3、7d逐渐升高,7d达到峰值,14、28d逐渐降低,其中3、7d创伤侧高于对照侧(p0.05);1、3、7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双侧髁突软骨PGP9.5平均OD值在1、3、7d逐渐升高,7d达到峰值,14、28d逐渐降低,其中7、14d创伤侧高于对照侧(p0.05);3、7、14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3) PGP9.5mRNA相对表达量:实验组大鼠双侧关节囊神经PGP9.5mRNA相对表达量在1、3d逐渐升高,7、14、28d逐渐降低,其中3、7d创伤侧高于对照侧(p0.05);1、3、7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大鼠双侧髁突软骨PGP9.5mRNA相对表达量在3d时出现明显升高,7、14、28d逐渐降低,其中1、3、7d创伤侧高于对照侧(p0.05):1、3、7、14d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4)相关性分析:髁突软骨PGP9.5平均OD值与Colombo关节软骨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817,p0.05)。 结论: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面粘结正畸方丝造成咬合创伤,可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咬合创伤可引起大鼠颞下颌关节关节囊神经及髁突软骨中PGP9.5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高,且髁突软骨中PGP9.5表达量与Colombo关节软骨病理积分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782.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回顾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国坤;田风霞;宫江峰;王玮;;泛素/26S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细胞程序化死亡[J];生命科学;2011年01期

2 安良,高亚,王晓伟;RT-PCR检测肿瘤标志物PGP9.5[J];陕西医学检验;1996年04期

3 张小兵;陶凯雄;张弦;王国斌;;PGP9.5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宇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7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67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c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