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5-FU局部组织及引流区淋巴结药物浓度的动态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03 20:28
[目的]①建立颞浅动脉逆行插管、舌动脉持续灌注抗癌药物的犬动物模型。②比较经颞浅动脉逆行插管舌动脉灌注、外周股静脉输注5-FU,犬舌动脉供血区舌体、引流区域淋巴结组织内药物浓度差异及5-FU在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方法]①将16条健康家犬称重后随机分为A组(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给药)和B组(股静脉给药)。分别经颞浅动脉、外周股静脉持续24小时灌注5-FU,给药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药物灌注血管对侧的颈静脉和股静脉血浆标本,进行药物浓度检测。A组分别在12h、24h用4条犬,采集置入泵侧舌体前2/3,舌体后1/3,下颌下淋巴结,置入泵对侧舌体前2/3,舌体后1/3,下颌下淋巴结组织。B组所用方法与A组相同,但舌体组织未分左右。②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以上采集的血浆及组织标本中5-FU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HC-C18色谱柱(150 mm×4.9 mm,5μm PN,588925-902);流动相:甲醇-水(95:5);流速1.O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20.0μl。③用DAS2.0版药动学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分别对血浆及组织中5-FU含量进行浓度差异比较。 [结果]①正常犬在全麻状态下能经受24小时颞浅动脉逆行插管持续灌注5-FU并保持生命体征平稳。②5-FU在对侧颈静脉血浆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组(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给药组)Tmax(14±4.44)h,Cmax(565.35±82.62)mg·L-1;B组(股静脉给药组):Tmax(16±4.52)h,Cmax(457.29±59.74)mg·L-1;不同时间点A组血药浓度均大于B组血药浓度(P0.05)。5-FU在对侧股静脉血浆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组(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给药组)Tmax(16±1.49)h,Cmax(391.52±67.14)mg·L-1;B组(股静脉给药组):Tmax(23±8.24)h,Cmax(526.36±77.44)mg·L-1;A组在给药后2小时内血药浓度高于B组,2小时后至结束,B组血药浓度均高于A组,二者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③测得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给药组持续灌注5-FU 24小时组织内药物浓度差异:同侧舌前2/3[(405.18±42.07)μg·g-1]高于同侧舌后Q/3[(290.82±73.79)μg·g-1](P=0.36),也高于对侧舌前2/3[(102.96±11.85)μg·g-1](P0.01);同侧舌后1/3高于对侧舌后1/3[(85.06±23.08)μg·g-1](P=0.02);同侧下颌下淋巴结[(254.00±31.04)μg·g-1]高于对侧下颌下淋巴结[(70.09±2.36)μg·g-1](P0.01)。与股静脉给药组相比:颞浅动脉给药组同侧淋巴结药物浓度为股静脉给药组淋巴结[(0.56±0.98)μg·g-1]的10-15倍(P0.01),颞浅动脉给药组同侧舌前2/3、舌后1/3均高于股静脉给药组舌前2/3舌[(29.31±1.43)μg·g-1]、舌后1/3[(5.59±1.55)μg·g-1](P0.01)。 [结论]①杂交家犬是颞浅动脉逆行插管进行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抗癌药物(5-FU)的理想动物模型。②颞浅动脉逆行插管舌动脉持续灌注5-FU能使供血区舌组织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股静脉给药。而股静脉给药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明显高于颞浅动脉给药。③颞浅动脉逆行插管持续舌动脉灌注置入泵侧舌体组织及引流区域淋巴结内5-FU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股静脉给药。
【学位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739.8
【部分图文】:
6不同方式灌注5一「U时间一浓度曲线将药时数据用DAS2.0版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进行处理后,两种不同方式持续灌注5一FU,在不同部位采集血浆标本时间一浓度曲线,结果见图3一图6:
图4颖浅动脉注射5一氟尿喀咙对侧股静脉血桨时间一浓度Fig·4Coneentration一timeeurveofs一FUinPlasmaharvestedintheeontralateralfemoralvein,suPerfieialtemPoralintraarterialinfusion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69060
【学位单位】:遵义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739.8
【部分图文】:
6不同方式灌注5一「U时间一浓度曲线将药时数据用DAS2.0版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进行处理后,两种不同方式持续灌注5一FU,在不同部位采集血浆标本时间一浓度曲线,结果见图3一图6:
图4颖浅动脉注射5一氟尿喀咙对侧股静脉血桨时间一浓度Fig·4Coneentration一timeeurveofs一FUinPlasmaharvestedintheeontralateralfemoralvein,suPerfieialtemPoralintraarterialinfusion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睿,杨凯,李雅冬;卡铂、5-氟脲嘧啶联合化疗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口腔鳞癌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J];重庆医学;2004年08期
2 李雅冬;杨凯;季平;张福军;陈睿;;37例口腔颌面部原代鳞状细胞癌的MTT实验[J];重庆医学;2006年12期
3 杨凯;淋巴化疗的药物运载系统及其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年05期
4 殷海涛 ,刘宝瑞;化疗泵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4年04期
5 李雅冬;张劲松;杨凯;张福军;陈睿;邓丹;;动脉化疗前后MMP-9、TIMP-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景纯,温玉明,王大章,王昌美;口腔颊、舌鳞癌癌周淋巴管形态学特征与颈淋巴结转移[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7 杨昌华,张毕奎,孙银香,肖军叶,张华杰,王峰,李焕德;HPLC测定猪血浆和胰腺组织中的5-FU及其在胰腺癌区灌注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2年05期
8 危由春;康琼琴;杜建英;;颞浅动脉插管皮下埋植药系行舌癌化疗的应用[J];江西医药;2009年11期
9 杨凯;张福军;李雅冬;孙德平;;老年口腔鳞癌患者皮下埋植泵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6年03期
10 赵尔杨;王姗;施磊;方明;徐欣;;口腔黏膜癌中HIF-1a、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2869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690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