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23:33
   背景: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相互作用、累积渐进的过程,是一系列内因和外因共同累积的结果,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认为是基因损害造成的。在细胞癌变原理的研究中认为:细胞癌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对细胞增殖的正调节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通常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癌基因的协同作用才能发生正常细胞的恶变。除了癌基因活化外,尚有抑癌基因的沉默,亦会引起细胞的癌变。抑癌基因对细胞增殖起着负调控作用,其活性的丧失或降低也是促使正常细胞发生恶变的重要机制。 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是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之一。涎腺腺样囊性癌在小涎腺中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于腭部、腮腺及颌下腺,其次为舌下腺,发生于舌下腺的恶性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儿童期极罕见,多见于40~60岁。肿块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一。肿块小者可活动,轻微疼痛;肿块大者质硬,多数边界不清,活动性差,有的较固定,与周围组织相粘连。其生物学特性为生长较为缓慢,但侵袭性强,常沿神经、血管生长,易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率低。 PTEN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PTEN基因位于染色体10q23.3区有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长1212bp,编码由4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其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6kDa。其结构包括N端磷酸酶结构域、C2结构域和C端尾区。 有研究表明:抑癌基因PTEN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TEN基因主要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等功能;还在以下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胚胎的生长、发育,细胞黏附和迁移,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抑制血管生成等。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主要由以下三条途径共同完成:①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1-3,4,5-trisphosphate,PIP3)途径;②丝裂原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途径;③局部粘附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 FAK)途径。 PTEN基因发生异常可能由于杂合子丢失、无义突变、某种形式的内部剪切异常、错义突变、启动子甲基化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从而致使PTEN表达水平下调或沉默。目前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较多,对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癌组织的研究中发现,抑癌基因PTEN在正常涎腺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涎腺癌中则为低表达或失表达。而在对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口腔鳞状细胞等的研究中则证实了PTEN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PTEN mRNA逆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下降或失表达相关;但PTE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低表达的机制是什么?是否与其他肿瘤中发现的PTEN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相关?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人正常涎腺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差异和甲基化状态的差异,以及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 deoxycytidine, 5-Aza-dc)处理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使PTEN基因去甲基化后对该细胞中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明确PTEN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对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为临床涎腺腺样囊性癌基于PTEN的早期诊断和基于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治疗策略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收集正常涎腺组织临床样本,对样本处理后进行原代培养,利用细胞不同的贴壁能力分离出正常的涎腺细胞,采用HE染色对正常涎腺进行图像分析,同时采用MTT [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观察不同接种密度对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最佳的接种密度。 2、按TAKARA试剂说明书提取正常涎腺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总RNA,行反转录PCR,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观察结果,分析PTEN基因在正常涎腺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的表达差异。 3、运用设计程序“MethPrimer”软件( http: / /www. urogene. org/methprimer/ )对位于染色体10q23.3区的PTEN基因5′侧翼区的2.1kb序列进行分析,预测CpG岛并根据其序列设计甲基化特异性PCR引物;按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正常涎腺细胞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的DNA,经硫化后行MSP,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观察结果,分析正常涎腺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差异。 4、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接种于6孔板,24小时后用10μmol/L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分别处理24h、48h、72h后提取总RNA,运用RT-PCR检测mRNA的表达,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分析5-Aza-dc对PTEN mRNA表达的影响。 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接种于6孔板,24小时后用10μmol/L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分别处理24h、48h、72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BCA法测蛋白浓度,运用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TEN蛋白表达,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分析5-Aza-dc对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 5、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购自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生物细胞实验室)进行培养,采用计数法和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观察腺样囊性癌细胞增长速率和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是否对正常涎腺组织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有影响。 结果: 1、正常涎腺细胞原代培养中可见:多种细胞成分混合生长,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涎腺细胞组成,利用其贴壁能力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出;采用MTT比色法可见:在一定的接种密度范围内,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生长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加快,但随着时间的增加,接种密度越高,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生长越缓慢,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凋亡,最后得到在0至72小时培养时间内不出现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大量凋亡的最佳接种密度为5×105/孔(以6孔板为标准)。 2、PTEN基因在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和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均见表达。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的PTEN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PTEN基因的表达。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对RT-PCR产物电泳图片的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的PTEN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PTEN基因的表达。 3、运用“MethPrimer”引物设计软件对PTEN基因5′侧翼区的3 kb序列分析,可见该区段内有6个CpG岛;而对PTEN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检测发现,原代正常涎腺组织细胞的PTEN基因甲基化水平较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中PTEN基因甲基化水平低。 4、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经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后,空白组、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PTEN基因mRNA均有表达,随处理时间的增加,PTEN基因mRNA的表达会逐渐增加,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对RT-PCR产物电泳图片的灰度值进行定量分析: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的灰度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三组间的灰度值差别不大(P0.05)。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经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后,空白组、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PTEN蛋白均有表达,随处理时间的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会逐渐增加,运用Bio-Rad凝胶图像成像仪对western免疫印迹图片进行定量分析: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的灰度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24小时处理组、48小时处理组、72小时处理组三组间的灰度值差别不大(P0.05)。 2、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生长速率中显示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为接种后25.8小时,细胞群体分裂指数约在72小时达到峰值,用MTT比色法观察为发现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结论: 生理状况下,抑癌基因PTEN在正常组织与细胞中呈现高表达,而在癌组织与细胞中则出现低表达甚至失表达,故PTEN基因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当PTEN基因出现沉默时,细胞衰老与凋亡出现异常,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转移、凋亡及细胞周期出现异常,造成肿瘤的发生。因此PTEN基因的水平可能是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作用于ACC-2后,PTEN mRNA转录水平上调、PTEN蛋白的表达升高,故PTEN基因在肿瘤中的低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存在相关,由于PTEN基因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中的重要基因,就为肿瘤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见,PTEN基因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研究对唾液腺肿瘤的发生机制的阐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唾液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中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R739.87
【部分图文】:

氨基酸序列,PTEN基因


包括N端磷酸酶结构域、C2结构域和C端尾区[13-16](如 图1)。PTEN 蛋白的结构相对保守,它不仅存在于酵母菌等单核生物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只是他们的结构有些差别而已。例如,在单核生物酵母菌中不存在 C2 结构域。PTEN 基因编码蛋白结构的主要功能[14,13,42,48]。PTEN 编码的 403 个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和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位点相似的HCXXGXXR 核心序列,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DSPs),能使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残基脱磷酸化。PTEN 中的 HCXXGXXR 核心序列被 N 端磷酸酶结构域的 190 个氨图 1:PTEN 基因结构Fig 1:PTEN gene structure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2期 医药卫生科技辑 E072-26-10

模式图,模式图,机制,结构域


集中粘附和辅助蛋白的笼形蛋白所包裹的小泡无法脱出;同时磷酸酶结构域中的PIP2 结合位点,亦能影响 PTEN 的细胞膜亲和力和磷酸酶活性。C2 结构域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磷酸酶结合,使 C2 结构域发生突变,从而间接的降低了 PTEN 与细胞膜的亲和力及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C2 结构域对PTEN 的介导并不依赖 Ca2+,故 C2 结构域和磷酸酶的结合更加的紧密,因此 C2 结构域是细胞膜有效的催化位点。PTEN基因尾部的羧基端有PDZ同源的结构域结合模体和磷酸化位点,羧基端的结构域能使PTEN与PDZ结合域蛋白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细胞膜骨架中的典型结合,而磷酸化位点受到磷酸化后,PTEN蛋白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与胞膜的亲和力下降。抑癌基因PTEN在调节细胞周期、细胞衰老与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维护免疫系统的平衡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16-19],目前其作用机制被广大学者认同的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见图 2):

生长曲线,生长曲线


图 1-1 正常涎腺细胞,培养 48 小时(×400)Fig 1-1 Normal salivary gland cells, culturedfor 48 hours (×400)图 1-2 正常涎腺细胞,培养 48 小时(×1000)Fig 1-2 Normal salivary gland cells, culturedfor 48 hours (×1000)图 1-3 72小时生长曲线0.20.30.40.50.6光值(A)吸吸光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庭;PTEN基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1年02期

2 徐敏;PTEN/MMAC_1/TEP_1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J];实用肿瘤杂志;2002年06期

3 陈明,陈洪雷,陈福春,朱润庆,刘铭球;转移性肺癌中TP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2年06期

4 许逸卿,王春友,陶京,俞建雄;PTEN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7期

5 马玉芳,刘铭球,易建华,姚俊霞,熊奎,刘涛,朱红波;肿瘤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程度的关系[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黄学勤,李清泉,李儒佑;小细胞肺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9期

7 刘志香,路涛,黄长征,李家文,涂亚庭;皮肤肿瘤中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12期

8 戴淑真,徐冰,姚勤,李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的检测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24期

9 刘斌,吴军正,雷德林,刘彦普;PTEN基因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10 周传香;抑癌基因PTEN与头颈肿瘤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小平;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洲;PTEN在拟阿尔茨海默病样细胞模型发生中的变化及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3 王素云;PTEN基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郭亮;PTEN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及相关功能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郑克彬;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勇;抑癌基因PTEN对肝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周乔丹;PTEN对抗氧化蛋白调控机制及效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安君艳;腺病毒介导的PTEN基因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李洪凌;PTEN基因亚细胞定位提高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军;PTEN低表达激活Akt/HDM2信号通路引起肾透明细胞癌药物耐受[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国振;人脑胶质瘤中PTEN和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2 董华承;PTEN和nm23-H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方冬冬;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COX-2表达和MVD测定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4 戚红;宫颈癌中PTEN、P16和P1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2年

5 张娇;PTEN在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6 沈慧;原发性肝癌中PTEN蛋白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7 杨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VEGF、MV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伟;抑癌基因PTEN、p27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9 尹凤雷;PTEN基因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涛;抑癌基因PTEN与肾透明细胞癌进展的关系[D];青海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2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92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