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新生儿单侧唇腭裂数字化术前矫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10 06:53
  唇腭裂是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颌面缺损畸形,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两万名唇腭裂新生儿出生。唇腭裂治疗一般采用序列治疗方式,其首个治疗环节是新生儿术前矫治,目的是通过矫治器引导错位的颌弓向正常方向生长,以缩小腭裂裂隙,纠正塌陷的外鼻畸形。但是现有矫治器设计、制作都是依据腭裂石膏模型,单凭医生主观经验,依靠医师手工完成,矫治的过程和效果难以精确控制。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人工可控化干预、个性化设计、自动加工的数字化术前矫治方法的产生。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应用Micro CT、三维摄影等技术建立了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新生儿腭部与鼻-唇部数字化模型,利用Geomagic软件为患者设计术前矫治腭护板、矫治鼻撑,形成一套数字化唇腭裂术前矫治技术,并将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研究成果如下:1.成功应用Micro CT法建立新生儿腭裂数字化模型,采用3dMD face立体摄影系统采集唇腭裂新生儿面部鼻-唇裂表面数据,建立鼻-唇部数字化表面形态数字化模型。上述数字化模型不但边界清晰,范围完整,而且还可在逆向工程软件中进行任意缩放、浏览,标志点标定、并测量等。2.成功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模拟患者腭裂裂隙缩小的过程...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唇腭裂术前矫治概述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唇腭裂领域的应用
    三、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唇腭裂应用现状
    四、三维形态获取技术在颌面软硬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新生儿单侧唇腭裂颌面部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设备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新生儿单侧唇腭裂术前矫治腭护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究
        1. 材料和设备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新生儿单侧唇腭裂术前矫治鼻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研究
        1. 材料和设备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临床病例应用
    1. 设备与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病例展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icro CT法建立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三维模型的研究[J]. 宋薇,刘琛,何惠明,吴国锋,张建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01)
[2]成年唇腭裂患者术后颅面硬组织三维形态研究[J]. 张锡忠,魏志强,刘晓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3(01)
[3]3dMD摄影测量系统在半侧颜面短小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 沈舜尧,辛鹏飞,代杰文,王旭东,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2(04)
[4]浅谈锥形束CT在口腔临床领域和放射治疗领域的应用[J]. 李乐升.  医疗装备. 2012(06)
[5]唇粘连术联合MillardⅡ式术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疗效观察[J]. 张洪涛,叶涛,钟悦.  中国医药指南. 2012(11)
[6]不同品牌正畸用热压膜材料吸水性能的比较[J]. 张宁,方东煜,白玉兴,丁雪佳,张雨.  北京口腔医学. 2012(01)
[7]3dMD摄影测量系统辅助颅颌面软组织畸形整复的初步报道[J]. 辛鹏飞,桂海军,陈之彪,张诗雷,徐兵,沈国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1(04)
[8]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正畸及手术前后的上腭裂隙变化[J]. 李思念,杨彤彤,齐鸿亮,米宇菁,巩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9]唇粘连术与Millard Ⅱ式联合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疗效分析[J]. 谢锋,张正文,李昊,李磊.  口腔医学研究. 2011(02)
[10]新型婴儿唇裂仿真模型及其在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 王方,吴国锋,田磊,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02)



本文编号:3026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026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