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舌侧矫治内收上前牙时牙齿移动趋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验证
发布时间:2021-03-02 19:55
目的:根据已有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个体化舌侧矫治内收上前牙时牙齿的移动趋势,并加以临床验证。方法:基于已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不同微种植体位置(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间距离牙槽嵴顶2、6或10 mm处),在尖牙和侧切牙之间的牵引钩与微种植体间施加1.5 N的载荷,观察并分析三维方向上牙齿的移动趋势,并在临床选择合适病例加以验证。结果:随着微种植体向根方移动,前牙的内收及伸长趋势减小,但内收趋势比伸长趋势减小明显;后牙区牙齿整体较为稳定,位移趋势较小。临床矫治结果与其基本一致,并证实微种植体植入位置在距牙槽嵴顶6 mm处矫治效果较为理想。结论:在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距牙槽嵴顶6 mm处植入微种植体较为合适,可较好避免舌侧拔牙矫治后后牙在垂直向及水平向的"弓形效应",但前牙区的舌倾和伸长趋势应加以控制。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5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牙齿-牙周膜-上颌骨-托槽-弓丝-微种植体实体模型
伴随微种植体向根方移动(即微种植体与牙槽嵴顶距离由2 mm变为6 mm,再变至10 mm),中切牙从切缘轻微外翻趋势到牙体整体稳定趋势;侧切牙的牙冠内翻趋势仍较强;尖牙的近中切角内翻旋转趋势增强,但舌隆突远中的外翻趋势有所减轻;第二前磨牙牙冠的外翻扭转趋势基本不变;第一磨牙牙冠的移动趋势由整体稳定逐步过渡到外翻趋势;第二磨牙牙冠由整体稳定过渡到牙冠绝大部分略有颊侧外翻移动趋势,水平向的“弓形效应”有向后延伸趋势。见图2。2.1.2 Y方向的牙列位移趋势
典型病例:女,26岁,诊疗前侧貌微凸,恒牙列,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上下前牙前突。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经排齐整平、转矩确立,采用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腭侧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闭隙,微种植体距牙槽嵴顶约6 mm。经33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尖牙磨牙关系维持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高(图3)。矫治期间,为防止前牙舌倾及拔牙间隙两侧牙齿倾斜,在切牙托槽增加7°正转矩角,在尖牙托槽增加5°近中轴倾角,在第二前磨牙托槽增加2°远中轴倾角。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舌侧矫治前牙转矩控制的影响因素[J]. 凌苑,沈刚.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8(04)
[2]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化舌侧系统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硬组织变化初步研究[J]. 王晨曦,陈畅,陆兴龙,蔡留意,杨建浩,张月兰.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 (02)
[3]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不同预置转矩内收上前牙效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赵茜,杨苹珠,朱林,肖勇,王莹莹,曾湫雲,温秀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03)
[4]舌侧矫治种植体支抗控制上前牙转矩的初步研究[J]. 柳大为,李晶,雷菲菲,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 (01)
[5]舌侧矫治器关闭间隙时预置转矩弓丝对前牙转矩控制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李晶,柳大为,郭亮,荣起国,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 (04)
[6]不同矢状骨面型后牙微种植体植入安全区研究[J]. 王巧静,黄振贤,潘颖丹,肖立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05)
[7]个体化舌侧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应用[J]. 王苗,郭泾. 口腔医学. 2017(06)
[8]个体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J]. 蔡留意,林久祥,张月兰,王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 (01)
[9]个体化舌侧矫治器滑动法关闭间隙时牙齿移动趋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柳大为,郭亮,荣起国,周彦恒,雷菲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 (03)
本文编号:3059853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55(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牙齿-牙周膜-上颌骨-托槽-弓丝-微种植体实体模型
伴随微种植体向根方移动(即微种植体与牙槽嵴顶距离由2 mm变为6 mm,再变至10 mm),中切牙从切缘轻微外翻趋势到牙体整体稳定趋势;侧切牙的牙冠内翻趋势仍较强;尖牙的近中切角内翻旋转趋势增强,但舌隆突远中的外翻趋势有所减轻;第二前磨牙牙冠的外翻扭转趋势基本不变;第一磨牙牙冠的移动趋势由整体稳定逐步过渡到外翻趋势;第二磨牙牙冠由整体稳定过渡到牙冠绝大部分略有颊侧外翻移动趋势,水平向的“弓形效应”有向后延伸趋势。见图2。2.1.2 Y方向的牙列位移趋势
典型病例:女,26岁,诊疗前侧貌微凸,恒牙列,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上下前牙前突。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经排齐整平、转矩确立,采用第一前磨牙与第一磨牙腭侧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闭隙,微种植体距牙槽嵴顶约6 mm。经33个月正畸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尖牙磨牙关系维持中性,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高(图3)。矫治期间,为防止前牙舌倾及拔牙间隙两侧牙齿倾斜,在切牙托槽增加7°正转矩角,在尖牙托槽增加5°近中轴倾角,在第二前磨牙托槽增加2°远中轴倾角。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舌侧矫治前牙转矩控制的影响因素[J]. 凌苑,沈刚.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8(04)
[2]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化舌侧系统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硬组织变化初步研究[J]. 王晨曦,陈畅,陆兴龙,蔡留意,杨建浩,张月兰.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 (02)
[3]个性化舌侧矫治器不同预置转矩内收上前牙效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赵茜,杨苹珠,朱林,肖勇,王莹莹,曾湫雲,温秀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8(03)
[4]舌侧矫治种植体支抗控制上前牙转矩的初步研究[J]. 柳大为,李晶,雷菲菲,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8 (01)
[5]舌侧矫治器关闭间隙时预置转矩弓丝对前牙转矩控制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李晶,柳大为,郭亮,荣起国,周彦恒.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 (04)
[6]不同矢状骨面型后牙微种植体植入安全区研究[J]. 王巧静,黄振贤,潘颖丹,肖立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05)
[7]个体化舌侧矫治器联合微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中的应用[J]. 王苗,郭泾. 口腔医学. 2017(06)
[8]个体化舌侧矫治器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J]. 蔡留意,林久祥,张月兰,王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 (01)
[9]个体化舌侧矫治器滑动法关闭间隙时牙齿移动趋势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柳大为,郭亮,荣起国,周彦恒,雷菲菲.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1 (03)
本文编号:3059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0598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