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18 17:56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为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寻找“最佳证据”,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分析,找出现有“证据”的不足,为获得高质量的原始研究指引方向。方法:以“premolar extraction”、“molar movement”、“orthodontics”等,及“拔除前磨牙”、“磨牙移动”、“正畸”等为检索关键词,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M,Cochrane library,OVID,Scopus,CNKI,万方,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筛除重复文献后,通过阅读摘要初筛出基本满足要求的研究,精读全文,并手工检索追溯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的研究。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研究。分析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明确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的差异。以上工作由两名研究人员独...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检索流程图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纳入的研究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参考刘建平的 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与记分表 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见表 4[13],评分为 10-12 分时,文献质量为 A 级;6-9 分时为 B 级;0-5 分时为 C 级。本研究纳入的 5 篇研究中有 1 篇研究[20]质量评价为 A 级,是高质量的,该研究偏倚风险小,其余 5 篇研究质量均为 B 级。2.4 Meta-分析结果2.4.1 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2.4.1.1 森林图纳入研究中有 5 篇研究报告了该项指标,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经异质性检验 I2=23%,I2<50%,P=0.27,认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均数差(MD),结果如图 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K.Kim 2005 后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 Meta-分析结果 TK.Kim 2005 后,本研究合并统计量均数差(MD)=-0.37,95%16],P=0.17>0.05,提示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响无显著差异。与不排除 TK.Kim2005 时结果相反,提示该 Met稳定。表偏倚究共纳入 5 篇研究,Revman5.3 软件绘制出漏斗图,如图 4,可见对称,表示纳入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J]. 刘春利,肖丹娜. 医学综述. 2015(10)
[2]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王晓华,何春秀. 中国医学工程. 2014(01)
[3]不同垂直骨面型支抗磨牙作用分析[J]. 卢新华,吴莉萍,许跃,蔡斌.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1(06)
[4]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J]. 王嵩,秦科.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6)
[5]影响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成功率的因素[J]. 张梦洁,孙应明. 中国美容医学. 2010(08)
[6]不同尺寸微种植体支抗系统的临床应用比较[J]. 王震东,李青奕,王林,顾永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2)
[7]口腔正畸治疗要点Ⅱ. 正畸治疗中的支抗与支抗控制[J]. 胡炜,傅民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03)
[8]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一)[J]. 刘建平. 中国循证医学. 2001(04)
[9]直丝弓关闭曲法和滑动法的比较研究[J]. 杨新海,曾祥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06)
[10]正畸治疗中拔牙部位的选择[J]. 徐如生,王丽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89(03)
硕士论文
[1]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软硬组织变化的回顾性研究[D]. 刘余聪.第四军医大学 2014
[2]拔牙矫治内收前牙引起的上下唇变化及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 石聪聪.吉林大学 2014
[3]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D]. 胡启慧.河北医科大学 2010
[4]垂直生长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改变的比较研究[D]. 彭明慧.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5919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检索流程图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纳入的研究均为非随机对照研究,参考刘建平的 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与记分表 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见表 4[13],评分为 10-12 分时,文献质量为 A 级;6-9 分时为 B 级;0-5 分时为 C 级。本研究纳入的 5 篇研究中有 1 篇研究[20]质量评价为 A 级,是高质量的,该研究偏倚风险小,其余 5 篇研究质量均为 B 级。2.4 Meta-分析结果2.4.1 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的影响2.4.1.1 森林图纳入研究中有 5 篇研究报告了该项指标,采用 Revman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经异质性检验 I2=23%,I2<50%,P=0.27,认为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均数差(MD),结果如图 2。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K.Kim 2005 后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 Meta-分析结果 TK.Kim 2005 后,本研究合并统计量均数差(MD)=-0.37,95%16],P=0.17>0.05,提示拔除第一或第二前磨牙对上颌第一磨牙近响无显著差异。与不排除 TK.Kim2005 时结果相反,提示该 Met稳定。表偏倚究共纳入 5 篇研究,Revman5.3 软件绘制出漏斗图,如图 4,可见对称,表示纳入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的研究进展[J]. 刘春利,肖丹娜. 医学综述. 2015(10)
[2]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王晓华,何春秀. 中国医学工程. 2014(01)
[3]不同垂直骨面型支抗磨牙作用分析[J]. 卢新华,吴莉萍,许跃,蔡斌.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1(06)
[4]直丝弓矫治技术两种关闭拔牙间隙方法比较研究[J]. 王嵩,秦科.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6)
[5]影响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成功率的因素[J]. 张梦洁,孙应明. 中国美容医学. 2010(08)
[6]不同尺寸微种植体支抗系统的临床应用比较[J]. 王震东,李青奕,王林,顾永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2)
[7]口腔正畸治疗要点Ⅱ. 正畸治疗中的支抗与支抗控制[J]. 胡炜,傅民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03)
[8]非随机研究的系统评价方法(一)[J]. 刘建平. 中国循证医学. 2001(04)
[9]直丝弓关闭曲法和滑动法的比较研究[J]. 杨新海,曾祥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06)
[10]正畸治疗中拔牙部位的选择[J]. 徐如生,王丽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89(03)
硕士论文
[1]双颌前突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颅颌面软硬组织变化的回顾性研究[D]. 刘余聪.第四军医大学 2014
[2]拔牙矫治内收前牙引起的上下唇变化及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 石聪聪.吉林大学 2014
[3]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D]. 胡启慧.河北医科大学 2010
[4]垂直生长型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软硬组织改变的比较研究[D]. 彭明慧.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45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1459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