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创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9:59
颌面部是身体的暴露和突出部位,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时都是好发部位之一。无论是颌面部撞击伤还是高速投射物伤,除了直接损伤作用外,都还常常导致邻近组织、器官的间接损伤。牙齿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位于颌骨上,在颌面部创伤时难免受到间接损伤。但截至目前,对颌面部创伤导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研究为数甚少。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伤病员不仅要抢救其生命,而且应该重视伤后各种生理功能的康复。牙齿作为重要的咀嚼、发音器官,下牙槽神经作为口腔颌面部重要的感觉神经之一,在颌面部创伤救治过程中均不可忽视。牙髓、牙周膜组织又不同于机体其他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颌面部创伤时牙髓、牙周膜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研究显得极为必要。 本实验采用新型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分别将其调整设定为生物低速撞击实验机和生物高速撞击(投射)实验机,致伤新鲜离体犬头下颌骨体部,分别建立起颌面部撞击伤和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动物模型。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实用、稳定、重复性好、易检测,是理想的创伤实验模型。 以上述模型为基础,分别进...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一 颌面部撞击伤研究进展
文献回顾二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研究进展
文献回顾三 颌面部创伤致牙髓间接损伤的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二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三 颌面部撞击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四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五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六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牙髓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实验七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牙髓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第四部分 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实验八 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小结
附图和图片说明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颌面部爆炸伤血管损伤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昭领,白振西,刘桂才,周树夏,李兵仓,张良潮. 中国急救医学. 2005(11)
[2]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应用与评估[J]. 田磊,何黎升,刘彦普,刘瑞峰,任常群,刘桂才,周树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03)
[3]颌面部火器伤后间接损伤的牙髓组织中白介素-1的表达和意义[J]. 刘军,何大为,曹志中,刘岚,王鑫源,徐晓刚,江中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06)
[4]IL-8和TNF-α在创伤后牙髓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J]. 刘军,何大为,曹志中,刘岚. 口腔医学研究. 2004(02)
[5]羊颧骨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J]. 王恩群,周树夏,刘彦普,刘桂才,张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04(02)
[6]颅面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研究[J]. 张海钟,王东胜,阎力津,李师勇,葛东云,杜汇良,马春生,黄世霖. 中华创伤杂志. 2004(01)
[7]颌面创伤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李戍军,刘彦普,石照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32)
[8]常用的火器伤实验模型[J]. 赖西南. 创伤外科杂志. 2003(05)
[9]颌面部火器伤间接损伤牙髓组织中IL-6的免疫组化表达[J]. 刘军,齐文胜,刘岚,曹志中,周中华,王鑫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05)
[10]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J]. 王彦亮,雷德林,周树夏,白振西,王昭领,李兵仓,张良潮,吴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04)
本文编号:3148210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文献回顾一 颌面部撞击伤研究进展
文献回顾二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研究进展
文献回顾三 颌面部创伤致牙髓间接损伤的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二 颌面部撞击伤致牙齿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三 颌面部撞击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四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五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齿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实验六 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牙髓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实验七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创伤牙髓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第四部分 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实验八 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小结
附图和图片说明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颌面部爆炸伤血管损伤变化及临床意义[J]. 王昭领,白振西,刘桂才,周树夏,李兵仓,张良潮. 中国急救医学. 2005(11)
[2]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应用与评估[J]. 田磊,何黎升,刘彦普,刘瑞峰,任常群,刘桂才,周树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03)
[3]颌面部火器伤后间接损伤的牙髓组织中白介素-1的表达和意义[J]. 刘军,何大为,曹志中,刘岚,王鑫源,徐晓刚,江中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4(06)
[4]IL-8和TNF-α在创伤后牙髓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J]. 刘军,何大为,曹志中,刘岚. 口腔医学研究. 2004(02)
[5]羊颧骨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J]. 王恩群,周树夏,刘彦普,刘桂才,张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04(02)
[6]颅面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研究[J]. 张海钟,王东胜,阎力津,李师勇,葛东云,杜汇良,马春生,黄世霖. 中华创伤杂志. 2004(01)
[7]颌面创伤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李戍军,刘彦普,石照辉. 中国临床康复. 2003(32)
[8]常用的火器伤实验模型[J]. 赖西南. 创伤外科杂志. 2003(05)
[9]颌面部火器伤间接损伤牙髓组织中IL-6的免疫组化表达[J]. 刘军,齐文胜,刘岚,曹志中,周中华,王鑫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05)
[10]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J]. 王彦亮,雷德林,周树夏,白振西,王昭领,李兵仓,张良潮,吴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04)
本文编号:3148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14821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