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中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与乳牙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2 10:32
目的:1.检测2至4岁儿童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浓度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两种细菌与患龋程度的相关性及在龋病中的致龋关系。2.通过检测使用0.2%氟化钠漱口水前后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浓度的变化情况,分析氟化钠漱口水对两种致龋菌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检查275名2至4岁儿童的患龋程度并收集唾液标本,用单克隆抗体法测量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浓度,并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量变形链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浓度。予被测儿童0.2%氟化钠漱口水进行漱口,一周一次,一月后收集唾液标本,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变形链球菌与乳酸杆菌浓度的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样本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定为双侧α=0.05。结果:1.无龋组中变形链球菌浓度为2.93×10-5个/ml,低龋组(dmft值1-4)为6.50×10-5个/ml,高龋组为12.29×10-5个/ml,随着dmft增高,变形链球菌浓度显著升高。2.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100%,其浓度随着dmft值的升高而显著升高;乳酸杆菌检出率...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实验试剂和器材
2.3 实验步骤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患龋状况
3.2 单克隆抗体法测试MS浓度
3.3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唾液中MS的浓度
3.4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唾液中LB的浓度
3.5 MS与LB在唾液中的关系
3.6 SLM对MS浓度的影响
3.7 SLM对LB浓度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单克隆抗体法检测MS浓度
4.2 MS与乳牙龋的关系
4.3 LB与乳牙龋的关系
4.4 MS与LB的相互关系与两者在患龋过程中的作用
4.5 SLM漱口对唾液中MS与LB数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阳宏林,李炯. 安徽医药. 2011(06)
[2]基于唾液s.mutans、s.sobrinus定量值的儿童龋病Logistic预测模型研究[J]. 邢向辉,郭皓,李治邦,帅逸,杨富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1)
[3]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初步应用[J]. 伍小臻,陈霄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05)
[4]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 冯春,徐晓.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0(02)
[5]口腔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的作用研究[J]. 张立桓,孙涛生,邬宏亮,孙芳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6)
[6]婴幼儿龋病防治方案实施的评价[J]. 佟玲,林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03)
[7]老年人龋坏组织中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致龋特点[J]. 周建业,张金婷,肖云,车团结,何祥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0)
[8]氟保护漆预防乳磨牙继发龋的临床效果观察[J]. 徐金龙.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02)
[9]倍频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J]. 邹朝晖,李迎新,高平,陈阵.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9(02)
[10]牙周非手术治疗后根面用氟保护漆脱敏的疗效[J]. 卢志山,柳忠豪,姜广水,赵树红,李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8(11)
本文编号:3153623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实验试剂和器材
2.3 实验步骤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患龋状况
3.2 单克隆抗体法测试MS浓度
3.3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唾液中MS的浓度
3.4 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唾液中LB的浓度
3.5 MS与LB在唾液中的关系
3.6 SLM对MS浓度的影响
3.7 SLM对LB浓度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单克隆抗体法检测MS浓度
4.2 MS与乳牙龋的关系
4.3 LB与乳牙龋的关系
4.4 MS与LB的相互关系与两者在患龋过程中的作用
4.5 SLM漱口对唾液中MS与LB数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Nd:YAG激光联合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阳宏林,李炯. 安徽医药. 2011(06)
[2]基于唾液s.mutans、s.sobrinus定量值的儿童龋病Logistic预测模型研究[J]. 邢向辉,郭皓,李治邦,帅逸,杨富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01)
[3]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初步应用[J]. 伍小臻,陈霄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05)
[4]牙本质过敏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 冯春,徐晓.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0(02)
[5]口腔龋坏组织中变异链球菌与乳酸杆菌的作用研究[J]. 张立桓,孙涛生,邬宏亮,孙芳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9(06)
[6]婴幼儿龋病防治方案实施的评价[J]. 佟玲,林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03)
[7]老年人龋坏组织中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的致龋特点[J]. 周建业,张金婷,肖云,车团结,何祥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10)
[8]氟保护漆预防乳磨牙继发龋的临床效果观察[J]. 徐金龙.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9(02)
[9]倍频Nd∶YAG激光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J]. 邹朝晖,李迎新,高平,陈阵.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9(02)
[10]牙周非手术治疗后根面用氟保护漆脱敏的疗效[J]. 卢志山,柳忠豪,姜广水,赵树红,李虹.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8(11)
本文编号:3153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1536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