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3 09:23
目的:讨论不同头位和椅位前后向倾斜角度对下颌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拥有完整牙列的18位临床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整被试验者头部前后倾角,设定3种头位:前倾15°(H-15),正常(H0),后仰15°(H+15),调整牙椅椅背与垂直面的倾角,设定3种椅位:后倾30°(C30)、后倾45°(C45)、后倾60°(C60)。将不同头位椅位条件下前牙区的口内三维扫描数据与牙尖交错位的数据拟合配准,测量9种不同头位椅位下切牙颈缘最低点的偏移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各头位椅位条件下的下颌偏移量均数,C60大于C30和C45,相同椅位下,H0时较小,但各头位与椅位间无显著差异(P>0. 05)。C60时各头位下颌偏移量变异系数的均数显著大于C30和C45时的(P<0. 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
【文章来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21(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种头位和椅位示意图
在安静的房间内,调整椅位为C30,受试者坐在牙椅上,后背自然地倚靠在椅背上,头颈位于头枕上,头颈放松,使α=30°,此时的头位与正常直立姿势头位一致,即头位为H0。嘱受试者咬在牙尖交错位,使用口内扫描仪(普兰梅卡Planmeca Oy,芬兰)扫描此时上下颌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表面形态(图2),即以前牙区中央为起点向左扫描上下颌牙列至左侧第一前磨牙近中颊面,再从中央向右扫描至右侧第一前磨牙近中颊面,并设定此时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为下颌基准位(S),即作为与该受试者在不同头位椅位(包括α=30°时)时的下颌肌力闭合道终点咬合轻接触位(肌位)进行比较的基准下颌位置。指导受试者反复练习下颌肌位。在C30椅位条件下,嘱受试者下颌处于肌位,分别扫描H-15,H0及H+15头位时上下颌前牙区唇侧的三维形态数据。在各头位进行两次扫描。按上述方法,调整椅位至(C45)和(C60),在各椅位条件下,分别对3种头位时的受试者前牙区进行扫描,获得共9个(C30H-15,C30H0,C30H+15,C45H-15,C45H0,C45H+15,C60 H-15,C60H0,C60H+15)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表面形态三维数据。1.3 测量与统计分析
采用逆向工程软件Rapidform2006(INUS公司,韩国)软件将上颌前牙扫描区域牙体及唇颊侧三维数据与牙尖交错位时相应区域拟合配准,参考上颌中切牙切缘和第一前磨牙牙尖形成的咬合平面,测量各头位及椅位组合条件下,下颌切牙颈缘最低点与下颌在S位时下切牙颈缘最低点(S0)之间在矢状面上与咬合平面平行的距离(D)(图3)。随机选择5名受试者的数据由2名受过相同测量训练的试验者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故全部数据由同一名试验者测量获取。采用SPSS v23.0软件(IBM公司,美国)计算18例各条件下D的平均值,标准差(SD)及变异系数(C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研究生不同操作姿势位对头颈肌肌电的影响[J]. 周晓慧,斯琴高娃,米拉·巴合提,帕孜来提,李想,迪丽努尔·阿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1)
[2]锥体束CT三维测量下颌前徙对颅面型及自然头颈姿势位的作用[J]. 段瑶,Delnaz Patel,David E.Morris,赵临平,Pravin K.Patel,刘彦普.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7)
[3]学几个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J]. 康宏,张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01)
[4]头位左倾和右倾变化对咀嚼肌肌电的影响[J]. 苗莉,黄飞,张俊华,陈永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07)
本文编号:3281803
【文章来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21(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种头位和椅位示意图
在安静的房间内,调整椅位为C30,受试者坐在牙椅上,后背自然地倚靠在椅背上,头颈位于头枕上,头颈放松,使α=30°,此时的头位与正常直立姿势头位一致,即头位为H0。嘱受试者咬在牙尖交错位,使用口内扫描仪(普兰梅卡Planmeca Oy,芬兰)扫描此时上下颌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表面形态(图2),即以前牙区中央为起点向左扫描上下颌牙列至左侧第一前磨牙近中颊面,再从中央向右扫描至右侧第一前磨牙近中颊面,并设定此时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为下颌基准位(S),即作为与该受试者在不同头位椅位(包括α=30°时)时的下颌肌力闭合道终点咬合轻接触位(肌位)进行比较的基准下颌位置。指导受试者反复练习下颌肌位。在C30椅位条件下,嘱受试者下颌处于肌位,分别扫描H-15,H0及H+15头位时上下颌前牙区唇侧的三维形态数据。在各头位进行两次扫描。按上述方法,调整椅位至(C45)和(C60),在各椅位条件下,分别对3种头位时的受试者前牙区进行扫描,获得共9个(C30H-15,C30H0,C30H+15,C45H-15,C45H0,C45H+15,C60 H-15,C60H0,C60H+15)前牙区唇侧软硬组织表面形态三维数据。1.3 测量与统计分析
采用逆向工程软件Rapidform2006(INUS公司,韩国)软件将上颌前牙扫描区域牙体及唇颊侧三维数据与牙尖交错位时相应区域拟合配准,参考上颌中切牙切缘和第一前磨牙牙尖形成的咬合平面,测量各头位及椅位组合条件下,下颌切牙颈缘最低点与下颌在S位时下切牙颈缘最低点(S0)之间在矢状面上与咬合平面平行的距离(D)(图3)。随机选择5名受试者的数据由2名受过相同测量训练的试验者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故全部数据由同一名试验者测量获取。采用SPSS v23.0软件(IBM公司,美国)计算18例各条件下D的平均值,标准差(SD)及变异系数(CV),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研究生不同操作姿势位对头颈肌肌电的影响[J]. 周晓慧,斯琴高娃,米拉·巴合提,帕孜来提,李想,迪丽努尔·阿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1)
[2]锥体束CT三维测量下颌前徙对颅面型及自然头颈姿势位的作用[J]. 段瑶,Delnaz Patel,David E.Morris,赵临平,Pravin K.Patel,刘彦普.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7)
[3]学几个基本概念与研究现状[J]. 康宏,张雪.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01)
[4]头位左倾和右倾变化对咀嚼肌肌电的影响[J]. 苗莉,黄飞,张俊华,陈永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07(07)
本文编号:328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2818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