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口咽癌侵犯范围对手术术式的指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2:25
  目的探讨口咽鳞状细胞癌的侵犯特点、诊断评价和侵犯范围对手术术式的指导。资料和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及湘雅二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检查资料、MRI及CT检查资料、手术进路、缺损修复方式、气管切开情况、术后并发症资料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3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中23例(71.88%)出现邻近口咽解剖区域和舌体、口底、咽旁间隙、翼内肌、舌外肌、磨牙后区等周围结构不同程度的侵犯。2.临床检查、CT和MRI诊断口咽鳞状细胞癌侵犯范围的敏感性依次为33.33%、71.43%、90.48%,准确性依次为82.72%、93.83%、97.53%。其中CT和MRI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优于临床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RI相比CT漏诊翼内肌受累、舌外肌受累和口底受累各1例次,CT和MRI间诊断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32例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侵犯范围的不同,分别采用了口内入路、正中颌舌沟入路和旁侧入路三种方式,均实现了良好暴露和肿瘤的完整切除。根据侵犯范围和缺损...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口咽癌侵犯范围对手术术式的指导研究


2例口咽癌发病部位构成比示图

口咽癌,手术入路,舌根,情况


3.3.1手术入路本组共采用了三种手术入路:(l)口内入路1例(3.13%);(2)正中入路19例(59.38%);(3)旁侧入路12例(37.50%)。不同分组间手术入路使用方法的选用情况见表3一5。病变部位表3一5口咽癌不同分组间手术入路情况口内入路正中颁舌沟入路旁侧入路舌根舌根+咽侧壁舌根+咽侧壁+软鳄咽侧壁十软鳄总计

口咽癌,使用情况,舌根


旧正中领舌沟入路俪口内入路图3一2口咽癌不同分组间手术进路情况其中舌根组中1例舌根侧缘的Tl期患者,采用了经口直接入路,2例(11.11%)采用了旁侧入路,15例(83.33%)采用了正中领舌沟入路。舌根+咽侧壁组2例(28.57%)采用了正中领舌沟入路,5例 (71.43%)采用了旁侧入路。舌根+咽侧壁+软鳄组中正中领舌沟入路和旁侧入路各2例。咽侧壁+软愕均采用旁侧入路切除原发灶。其中舌根组、舌根+咽侧壁、舌根+咽侧壁+软鳄和咽侧壁+软鳄组中行旁侧入路的患者有10例均同时行下领骨的节段性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口咽癌根治术后大型组织缺损[J]. 陈延武,李劲松,林钊宇,武东辉,张大明.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5)
[2]削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J]. 戴捷,周晓,陈杰,喻建军,李赞,黄文孝.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8(03)
[3]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J]. 李建虎,孙沫逸,张圃,程晓兵,杨耀武,雷德林,刘彦普.  现代肿瘤医学. 2007(02)
[4]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度单侧颜面萎缩症[J]. 张喜兰,王剑,侴海燕,牛永敢,梁俊刚,胡晓庆.  中国美容医学. 2006(08)
[5]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口咽癌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 肖水生,胡静,郁葱,王涛.  重庆医学. 2005(05)
[6]晚期口咽癌23例挽救性手术治疗分析[J]. 李劲松,詹智宁,谭汉提,黄志权.  新医学. 2005(01)
[7]头颈鳞癌颈淋巴结临床阴性患者的诊断及治疗[J]. 郑家伟,邱蔚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06)
[8]舌根癌治疗的新进展[J]. 章海钢,钟来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02)
[9]扁桃体癌的手术治疗[J]. 张立强,解光,潘新良,栾信庸,魏奉才,王勇,杨秋安.  中华肿瘤杂志. 2003(06)
[10]545块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临床分析[J]. 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01)



本文编号:3297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297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9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