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外源性NGF对兔下颌骨骨折合并局部神经损伤的愈合中B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5 06:47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骨折模型,切断颏神经血管束的同时于骨折区加载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观察各时间段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VEGF)的表达。初步探讨局部神经血管束损伤时,NGF在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NGF组、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GS)组、空白组和完整组(N=12只)。四个分组所有动物均于双侧颏孔稍前方制作下颌骨不完全性骨折模型(约5mm×2mm),骨折区贯通颊舌侧且无需钛板固定。NGF组切断颏神经血管束同时植入NGF-GS;GS组切断颏神经血管束同时植入NS-GS;空白组切断颏神经血管束,不植入任何材料;完整组则完好保留颏神经血管束,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第一天针刺下唇确定NGF组、GS组、空白组神经断裂成功后,分别于第2周、4周、6周、8周每组各处死3只兔子,制取骨痂前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肉眼大体观... 

【文章来源】: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外源性NGF对兔下颌骨骨折合并局部神经损伤的愈合中B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图1-1分笼饲养

外源性NGF对兔下颌骨骨折合并局部神经损伤的愈合中B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仰卧位固定备皮

神经生长因子,生物学


遵义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杨森9图1-3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生物学活性≥15000AU/瓶)图1-4吸收性明胶海绵胶原蛋白制品1.3主要实验仪器仪器名称仪器公司EppendofMastercyclerGradientPCR仪EppendorfPCRC1000TMThermalCyclerBIO-RAD紫外分光光度计(NanoDrop2000)Thermo小型高速离心机(230VAC)Thermo-80℃低温冰箱(DW-86L490J)Haier高压灭菌锅(SX-500)TOMY石蜡包埋机(EG1150)LEICA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GDS8000)SYNGENE电热恒温箱(ZXDP-B2080)智诚水平电泳仪(DYY-6D)六一光学显微镜(CX23)OLYMPUS制冰机(SIM-F124)SANYONewTomVG型号锥形束CT意大利Q.R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液氮生物容器(ShowCap)新乡斯诺凯普1.4常规手术器械手术消毒包,手术刀片,手术剪,眼科剪,刀柄,镊子,止血钳,持针器,骨膜剥离器,牙科涡轮机,咬骨钳,缝线,无菌纱布,一次性无菌铺巾,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医用口罩、帽子及手套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望成为加速骨折愈合的全新治疗手段[J]. 钱洲曜,王勇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17)
[2]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 刘树利.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9(06)
[3]高压氧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黏附因子及微循环指标表达的影响[J]. 白登彦,张文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09)
[4]新疆地区2 492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 卜海力齐古丽·麦麦提图尔荪,帕孜来提·肖克来提,古丽,帕提姑丽·吾斯曼,邓爽,阿地力·莫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9(04)
[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大鼠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J]. 王艳颖,宫苹,张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9(04)
[6]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J]. 王艳颖,宫苹,张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19(02)
[7]鼠神经生长因子骨折间隙注射式护理应用于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林芳珠,李玉辉,何军,黄潮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23)
[8]神经生长因子研究与药物开发进展[J]. 熊玲媛,赵萍,黄平,林瑜斌.  生物产业技术. 2018(05)
[9]神经生长因子促种植体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J]. 冼海瑜,郭竹玲.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24)
[10]神经生长因子对牙周炎犬即刻种植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J]. 张艳,王伟,刘新,袁琳,刘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08)

硕士论文
[1]加压内固定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TGF-β1和BMP-2表达的影响[D]. 邹四海.遵义医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323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323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2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