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义齿周围组织变化的临床观察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10 07:39
目的:通过对种植义齿负荷后不同时间段多项指标的检测,分析种植义齿负荷后周围组织变化的规律,探讨选择性地应用有效检查指标综合诊断种植义齿周围组织炎症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附属二院口腔科种植义齿共76颗,51人。以义齿负荷后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即3、6、12、24个月4组。患者按期复诊时,对义齿进行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cation sulcus bleeding index,mBI)、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PICF)的量、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含量的检测和X线片的拍摄。其中种植义齿龈沟液中的ALP、AST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定量,同时以对侧同名天然牙共76颗作为对照进行比较。采用SPSS.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项检测结果。结果:1、临床指标(1)探诊深度(PD)各时期种植义齿PD值均高于对照天然牙约0.89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清量与吸潮纸尖浸润长度的标准曲线
4、影像学检查:以种植后即刻X线片为基线,标准参考Cranin(摘自《口腔种植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级:未出现骨吸收。2级:呈浅蝶形吸收。3级:骨吸收较明显,但呈水平型。4级:骨吸收明显,至种植体尾端。(见图4.1)1级 2级 3级 4级图4.1 骨吸收标准分级示例图
14图 1.1 种植义齿负荷后探诊深度与对照天然牙柱形图注:*p<0.05,与同期对照天然牙相比;**p<0.01,与同期对照天#p<0.05,与 24 个月组相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郭斌,孙雷,翟晓红. 河北医学. 2017(10)
[2]口腔种植修复128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陈冰,林兆楠. 福建医药杂志. 2017(05)
[3]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李维婷,朴牧子,李慧,张毅,周卉,胡洪成,唐志辉,李蓬.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7)
[4]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不同基台材料反应的组织学观察[J]. 王敏,杨惠,王贻宁,夏海斌,邹海啸. 口腔医学研究. 2016(11)
[5]氧化锆基台和常规钛基台在治疗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对比分析[J]. 冯全胜,王珊珊,杨璐,马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17)
[6]种植体龈沟液中PGE2、IL-6和TNF-α的浓度测定及临床价值[J]. 张政.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02)
[7]种植体周围炎病因、诊断、治疗与种植体周维护[J]. 张杨珩,Zhibin Du,闫福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8]种植体周围炎离我们有多远[J]. 王刃,庄龙飞,史俊宇,周仲豪,赖红昌.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9]种植体周围炎诊断[J]. 张玺,宿玉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10]口腔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评价[J]. 买布拜木·买买提依明,木合塔尔·霍加,白尔娜·吾守尔.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6)
硕士论文
[1]不同系统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影响的对比研究[D]. 王柏翔.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3769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清量与吸潮纸尖浸润长度的标准曲线
4、影像学检查:以种植后即刻X线片为基线,标准参考Cranin(摘自《口腔种植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级:未出现骨吸收。2级:呈浅蝶形吸收。3级:骨吸收较明显,但呈水平型。4级:骨吸收明显,至种植体尾端。(见图4.1)1级 2级 3级 4级图4.1 骨吸收标准分级示例图
14图 1.1 种植义齿负荷后探诊深度与对照天然牙柱形图注:*p<0.05,与同期对照天然牙相比;**p<0.01,与同期对照天#p<0.05,与 24 个月组相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氧化锆全瓷全冠修复对龈沟液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郭斌,孙雷,翟晓红. 河北医学. 2017(10)
[2]口腔种植修复128例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陈冰,林兆楠. 福建医药杂志. 2017(05)
[3]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李维婷,朴牧子,李慧,张毅,周卉,胡洪成,唐志辉,李蓬. 口腔医学研究. 2017(07)
[4]软组织在炎症状态下对不同基台材料反应的组织学观察[J]. 王敏,杨惠,王贻宁,夏海斌,邹海啸. 口腔医学研究. 2016(11)
[5]氧化锆基台和常规钛基台在治疗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对比分析[J]. 冯全胜,王珊珊,杨璐,马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17)
[6]种植体龈沟液中PGE2、IL-6和TNF-α的浓度测定及临床价值[J]. 张政.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02)
[7]种植体周围炎病因、诊断、治疗与种植体周维护[J]. 张杨珩,Zhibin Du,闫福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8]种植体周围炎离我们有多远[J]. 王刃,庄龙飞,史俊宇,周仲豪,赖红昌.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9]种植体周围炎诊断[J]. 张玺,宿玉成.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6(02)
[10]口腔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评价[J]. 买布拜木·买买提依明,木合塔尔·霍加,白尔娜·吾守尔.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6)
硕士论文
[1]不同系统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影响的对比研究[D]. 王柏翔.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3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333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