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拔牙矫治的疗效对比

发布时间:2021-10-28 06:47
  目的对比使用两种不同位置的微种植钉拔牙矫治牙性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适应证患者38例,按上颌磨牙区微种植钉可植入高度分为高位组(20例)和低位组(18例)。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量。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均达到上前牙的有效内收和压低,U1-SN,U1-PP术后均减小(P<0.05),高位组减小量明显大(P<0.05),说明高位组的前牙内收转矩丢失相对较多。U6-PP术后均减小(P<0.05),高位组减小量显著大(P<0.05),说明高位组后牙压低效果相对较好。结论两法都能有效矫治牙性骨性混合型上颌前突。后牙低位植入加前牙区2颗联合牵引获得较多的上前牙整体内收,上颌骨改建明显。后牙高位植入获得较多的后牙压低,有效实现下颌骨的逆旋。 

【文章来源】:口腔医学. 2020,40(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两种微种植支抗方法拔牙矫治的疗效对比


后牙区的微种植钉植入位置示意图

示意图,前牙,上颌,位置


所有患者拔牙创愈合后粘贴MBT直丝托槽,按照直丝弓滑动法矫治程序进行治疗。初始弓丝安装完毕后,在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的牙根间隙的颊侧植入螺纹长度为8 mm的自攻型微种植钉,先垂直骨面进入再缓慢改变方向向根尖倾斜20°~30°植入,一般2周后无炎症松动即可加力。在排齐阶段使用约60g的轻力牵引远移上颌尖牙。进入0.457 mm×0.635 mm不锈钢方丝阶段,上颌使用平直弓丝零转矩,在上颌侧切牙远中放置高度为1.5mm的牵引钩,与钉之间使用150~200g力颌内牵引内收上前牙。低位组的前牙区选择规格螺纹长度6 mm,在拔牙间隙每侧约剩余2 mm时在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牙根间隙高位植入,避免阻挡上前牙的压低移动,在上颌侧切牙的近中钢丝上装置反向牵引钩,与钉之间使用约50g轻力牵引压低前牙(前牙钉位置见图2)。1.2.3 测量项目

示意图,中切牙,上颌,示意图


对治疗前后的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项目: ①SNA:上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②SNB:下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前后向位置关系;③ANB:上下颌基骨相对于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④SN-MP:下颌体的陡度;⑤U1-SN:上中切牙相对于前颅底的唇倾度;⑥U1-PP:上中切牙相对于腭平面的唇倾度;⑦U1-NA距:上颌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表示上中切牙的倾斜度和突度;⑧U1-SP:为上颌中切牙切缘至SP平面的垂直距离;⑨U1-PP:上颌中切牙切缘到腭平面的垂直距离;⑩U6-SP:上颌第一磨牙颊沟点至SP平面的垂直距离;(11)U6-PP:上颌第一磨牙颊沟点至PP平面的垂直距离;(12)NLA: 鼻唇角,鼻小柱与上唇构成的夹角;(13)UL-EP:上唇最凸点到软组织颏前点与鼻顶点连线的垂直距离;(14)上颌中切牙临床冠长度: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术前术后石膏模型;(15)Stms-1:按照麦志辉的照片测量方法记录上颌中切牙的微笑露龈距离(Stms-1)数据,术前术后拍摄患者自然微笑状态下的嘴部特写,患者手持特制的mm刻度尺竖直放置在右侧口角的外侧2 cm处,根据比例计算得到露龈数据[7]。测量方法见图3。1.2.4 统计学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种植体支抗滑动法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J]. 孙志涛,崔涛,孙阳,崔玉美,宋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08)
[2]微种植钉内收前牙时前牙区牙槽骨厚度改建情况[J]. 庄师懿,林汤毅,周昕,耿忠楷,陈行素,陈文静.  口腔医学. 2017(06)
[3]不同高度的牵引钩对前牙移动控制的临床研究[J]. 姚宁,高美琴,顾永佳,陆剑锋,熊斌,王林.  口腔医学. 2015(11)
[4]微种植钉在正畸治疗双颌前突伴露龈笑中的应用[J]. 罗泽龙,李志芳.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5(05)
[5]远中移动上牙列三维有限元研究[J]. 邓怡,张晓蓉,姚激.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5(08)
[6]微种植钉高位植入内收压低前牙的疗效分析[J]. 王思,杜鹃,陈金林,曹雪春,胥瑛,廖珊珊.  口腔医学. 2014(12)
[7]微种植体支抗在治疗上颌前突中的应用[J]. 陈中坚,宋志芸.  口腔医学. 2013(11)
[8]微种植体支抗压低上前牙治疗露龈笑[J]. 麦志辉,卢红飞,黄晓,单小年,艾虹.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2(06)
[9]微种植体支抗改善露龈微笑的效果[J]. 张月兰,张志伟,蔡留意,焦辉,余炜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4)
[10]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上颌前牙阻抗中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王华桥,邓锋,张磊,樊瑜波,张翼.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07)

硕士论文
[1]锥形束CT对上颌后牙区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安全区的测量研究[D]. 赵静子.大连医科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62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462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