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基于光学CT技术的牛牙釉质早期脱矿定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0 00:33
  研究目的: 早期龋的发生主要是由致龋菌产酸作用造成牙釉质表面脱矿与再矿化失衡,最终导致牙齿局部脱矿性改变。因此对牙釉质早期脱矿的定量研究是准确量化诊断早期龋变的必要手段。本论文利用光学CT对牛恒牙牙釉质早期人工脱矿进行体外定量研究,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同时段脱矿区的钙丢失量对其准确性加以验证,旨在探索一种准确定量分析牙釉质早期脱矿的新方法,为口腔临床进一步应用光学CT量化诊断和监测早期龋提供科学依据与实验数据。 研究方法: 牛恒牙样本取自天津市口腔医院实验研究中心离体牙样本库,均为两周内新鲜采集,并做去根去髓处理,保留牙冠。以下各项实验和数据分析主要在天津市口腔医院实验研究中心进行和完成。 1.牛牙釉质早期人工梯度脱矿模型的建立:筛选出无白垩变、色素沉着、隐裂的正常离体牛恒牙冠10枚,利用化学脱矿法在牛恒牙釉质表面制备不同时段(24h、48h、72h、96h)脱矿区作为实验窗,未脱矿区(Oh)作为对照窗;收集并保存各时段脱矿实验窗的化学脱矿液。 2.光学CT系统对实验样本的扫描成像:利用光学CT系统沿着牙体短轴对上述牛恒牙牙釉质表面各实验窗和对照窗进行扫描成像,每...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去噪后有龋损的人牙光学CT图像ROIS指感兴趣区域国内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光学CT技术,但针对口腔龋病的光学CT研究起步很晚

图2去噪后有龋损的人牙光学CT图像ROIS指感兴趣区域国内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光学CT技术,但针对口腔龋病的光学CT研究起步很晚

2009年,choo一smithLP等‘“,利用四种去噪处理算法对牙釉质早期龋光学CT图像进行处理,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并对图像进行分割,突出了图像上牙釉质早期龋部位,从而有利于早期龋的检测如图1、图2所示。2010年,FriedD等‘7’利用偏振光学CT检测牛牙釉质早期脱矿模型....


图3口腔光学CT系统结构

图3口腔光学CT系统结构

从光学cT技术问世以来,直到1998年,co1Ston等[24一25]才首次将光学cT技术用于口腔疾病的研究,并取得离体猪前磨牙I狗牙本质和牙周组织〔1勺光学CT图像。所采用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浮臀臀一黔口侣m侧ul自姗CQ扦l叫加r图3口腔光学CT系统结构由SLD光源发出的光束通....


图4光学CT图像采集系统

图4光学CT图像采集系统

本研究所厂!J口腔光学CT系统由天津大学与犬津市口腔医院合作布升发。该系统中心波长131Onm,带宽50nm,相干长度15林m,分辨率10林m,对牙齿的成像深度可达3.6mm。如图4所示:图4光学CT图像采集系统


图5原子吸收光谱仪

图5原子吸收光谱仪

图5原子吸收光谱仪本:不同脱矿程度实验窗的化学脱矿液。景液的配制酸二氢钾0.29949倒入烧杯,用移液枪加入3mL醋酸并加入L一‘氢氧化钾调节PH至4.5。在lL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束后,将溶液倒入干净烧杯中加入地氯化斓,用玻璃棒液5管,每管1.smL离心,1200印In离心lm....



本文编号:4015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4015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