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合干扰时间因素对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咬合干扰时间因素对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牙鉭 创伤性 咀嚼肌 面部疼痛 痛觉过敏 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0.2 mm咬合干扰不同时间点去除与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恢复的关系。方法:选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00~220 g),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固0.2 mm厚金属冠建立咬合干扰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组和假干扰组)和实验组(包括咬合干扰组和2、3、4、5、6 d咬合干扰去除组),共8组,每组5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1、2、3 d及建模后1、3、5、7、10、14、21、28 d测定大鼠双侧咬肌及颞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并监测建模前1 d及建模后7 d内大鼠体重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假干扰组双侧颞肌和咬肌各时间点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干扰侧和非干扰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4、5 d咬合干扰去除组建模后双侧咀嚼肌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出现下降,干扰去除后即出现上升,分别于7、10、14、14 d恢复至假干扰组水平[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分别为:(137.46±2.08)g,(139.02±2.11)g,(140.40±0.98)g,(138.95±0.98)g];6 d咬合干扰去除组建模后即出现显著下降,去除咬合干扰后阈值即出现一定升高,14 d后基本稳定,28 d时[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为(131.24±0.76)g]与假干扰组[右侧咬肌机械反应阈值为(141.34±1.43)g]相比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 mm咬合干扰5 d内去除,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可完全逆转;0.2 mm咬合干扰6 d去除大鼠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部分逆转,但无法恢复至基线水平;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即使低咬合干扰也能引起咀嚼肌不可逆的机械痛觉敏感;临床上对于牙体修复造成的咬合干扰应尽早完全消除,避免长期咬合干扰刺激导致不可逆的咀嚼肌机械痛觉敏感。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颌功能诊疗研究中心;
【关键词】: 牙鉭 创伤性 咀嚼肌 面部疼痛 痛觉过敏 大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174)资助~~
【分类号】:R782
【正文快照】: 疼痛是当今世界困扰人类的一大问题,在口颌面疼痛(orofacial pain)中咀嚼肌疼痛较为常见,临床上可以发现许多不良修复后相伴产生的慢性咀嚼肌疼痛,许多学者认为咬合干扰与咀嚼肌疼痛存在密切关系[1-2]。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粘固不同厚度金属冠的方法建立咬合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樱华;咬合干扰的调改[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1年01期
2 陈霜;王美青;刘晓东;吴昊;孙磊;刘蕾;;急、慢性咬合干扰致雌性大鼠咀嚼肌痛觉敏感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3期
3 李雪姣;徐啸翔;谢秋菲;;鉭干扰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复杂关系——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启示[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4 朱勤;调鉭在治疗磨牙症中的应用探讨[J];河北医学;2000年06期
5 丁玲;咬合干扰对颅颌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8年03期
6 杨建军,赵文科,王守彪,佟昊宇;定量咬合干扰对颞下颌关节早期损伤的实验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7 杨建军,查永平,谭建国;急性髁后区损伤的病因及临床治疗[J];口腔医学;2000年02期
8 曹烨;李锴;傅开元;谢秋菲;;咬合干扰致大鼠咬肌组织蛋白基因产物及P物质表达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9 张成藩;王惠芸;;(牙合)磨改[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5年06期
10 陈玉琴,程蕙娟,郁春华;青年磨牙症的临床分析[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烨;李锴;傅开元;谢秋菲;Chen Yu Chiang;Barry J.Sessle;;三叉神经脊束核特异性伤害感受神经元参与大鼠咬合干扰致面部疼痛中枢敏化[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曹烨;李锴;谢秋菲;傅开元;;咬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机械痛敏的行为学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李雪姣;谢秋菲;;咬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机械痛敏的特点及机制[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 陈爱平;哪些原因可引起磨牙症[N];镇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霜;急、慢性咬合干扰致雌性大鼠咀嚼肌痛觉敏感及肌纤维表型转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俞燕芳;咬合干扰致大鼠咀嚼肌机械性痛觉敏感的动物行为学及中枢外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前敏;慢性咬合干扰疼痛模型中孤啡肽调控作用初探[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盈盈;P2X3受体在咬合干扰大鼠颞下颌关节痛阈改变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1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54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