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舌侧径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两种舌侧径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骨板切除 舌侧骨板劈开 组织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舌侧径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方法:136例行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骨板切除术组(n=67)和骨板劈开术组(n=69),分别采用舌侧骨板切除术和舌侧骨板劈开术对患牙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和7d时张口度和吞咽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达到一期愈合。骨板劈开术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骨板切除术组,面部肿胀度小于骨板切除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48h和术后7d张口度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板劈开术组患者术后48h张口度大于骨板切除术组,而吞咽痛发生率则低于骨板切除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d时张口度和吞咽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舌侧骨板切除术相比,骨板劈开术应用于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面部肿胀发生,对术后组织反应的影响较小。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骨板切除 舌侧骨板劈开 组织反应
【分类号】:R782.11
【正文快照】: 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位置比较低,盲袋较深,牙冠暴露比较少,与第二磨牙的间隙易出现食物嵌塞,时间久了易出现冠周反复炎症[1,2],往往需要进行拔除,但由于其骨阻力较大,加之来自邻牙的阻力,使其拔除比较困难,且易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3]。因此,如何有效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文超;阮宁;;2种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比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2 乔凯;华耀社;;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牙根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X线片观察[J];口腔医学;2010年10期
3 方平娟;孙仁义;孙小玲;胡荣党;;六神丸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2年11期
4 杨团结;李袁;朱鸿英;;下颌低位阻生齿二种舌侧径路拔除术的比较[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5 董建辉;朱亚琴;;不同分牙方式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峰;张梅芳;;六神丸在智齿冠周炎的局部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李文超;阮宁;雷博程;林扬;张美娜;;2种拔牙法在单根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比较[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05期
3 秦向阳;乔辉;;下颌阻生性第三磨牙应用微创拔除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5年31期
4 王天文;李文超;;下颌中位近中水平阻生智齿拔除856例临床分析[J];科技视界;2013年35期
5 杨团结;李袁;朱鸿英;;下颌低位阻生齿二种舌侧径路拔除术的比较[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6 马儒;;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5年05期
7 张轶;;拔除水平阻生智齿两种方法的比较[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4期
8 郭照中;张恒;李焱;李欣;刘荫;王杨;袁春霞;刘学;;高速涡轮钻、超声骨刀和常规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的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12年02期
9 杨建;白晓峰;卢利;;2种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手术切口的比较[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10 古东坤;杜莹;;涡轮钻法与凿骨劈冠法在拔除下颌近中阻生智齿中的临床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3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平;;六神丸应用的注意事项[J];光明中医;2010年10期
2 李文超;阮宁;;2种方法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比较[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3 周宏志;胡开进;;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4 游云华,张海荣,张华伟,汪跃平;下颌智齿拔除导致下颌骨骨折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涛;江莉婷;陈玉华;高月丽;王彩娣;孙琳;;两种手术径路在水平阻生牙拔除中的选择[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6 刘兴翠;高玉萍;鲁伟;;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7 张晓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唇感觉异常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07年07期
8 张军;张敏;崔勤;;六神丸、樟脑酚液局部置入治疗急性冠周炎150例疗效报告[J];口腔医学;2011年09期
9 韩雪莲;李岩涛;贾淑霞;刘宗伟;;改良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5期
10 古亚兰;赵威;王瑶;;152例下颌阻生牙两种拔除方法的比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栋,张俊玲;右侧上颌第三磨牙四根变异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年12期
2 柴鉴深;下颌右侧第三磨牙釉珠1例[J];口腔医学研究;2004年05期
3 沈国金;罕见上颌第三磨牙后多生牙1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12期
4 马斌;江珉;刘玉柱;向劲松;;部队官兵第三磨牙及相关疾病263例分析[J];人民军医;2006年05期
5 杨伽林;;下颌第一磨牙拔除第三磨牙即刻功能性移植的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06年07期
6 葛元输;刘进;郭鑫;韩剑丽;;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与保留(十六)——正畸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第三磨牙位置和倾斜度变化[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7 邓凯雄;刘进;郭鑫;韩剑丽;;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六)——第三磨牙发生和发育状况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8 郜文清;;第三磨牙的拔除原因及临床意义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08期
9 李燕;;错鉭患者第三磨牙发育状况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2期
10 岳峰;;拔除第三磨牙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留意;;正畸治疗中第三磨牙的发育及拔除[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玉苹;王林茹;;第二、第三磨牙现状的初步临床调查[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胡申琳;吴友农;;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第三磨牙外部形态的研究[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建芳;;上颌第三磨牙拔除引起暂行性复视一例[A];玉溪市医学会第八届口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殷秀峰;;上颌第三磨牙埋伏阻生的诊断与治疗体会[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6 程业忠;;第三磨牙伸长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临床相关性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7 董国芬;曹惠菊;陶列;唐国华;;上海市84例正常鉭第三磨牙的调查分析[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8 周瑞庆;钱家生;张瑾良;;上颌第三磨牙断根误入上颌窦原因及治疗[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李若萱;;与下颌第三磨牙近远中倾斜度相关的因素[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周振;任燕;赵守亮;王福永;夏红智;;藏族第三磨牙牙根形态和透明牙根管形态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申琳;第三磨牙解剖形态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哲;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下颌边缘运动轨迹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3 吴俐霞;第三磨牙牙胚缺失与垂直骨面型的关系[D];泸州医学院;2011年
4 于志贤;不同拔牙模式对成人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5 吴娴;第三磨牙不同倾斜角度对下颌第一二磨牙缺失双端固定桥应力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邢春雨;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斜度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何玉宏;全颌曲面断层片评价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促进第三磨牙萌出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8 马江敏;第三磨牙萌出年龄及缺失、阻生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邓蓉霞;拔除下颌埋藏第三磨牙对下颌角区形态影响的CBCT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李霞;半坡新石器时代成人牙颌状况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30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73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