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年患者 鳞状细胞癌 术后感染 手术区域感染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发生的手术区域感染(SSI)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43例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住院病史,将相关因素分为流行病学因素、肿瘤因素、合并症因素和围手术期因素4类,以是否出现术后SSI作为主要的结果变量。对所有变量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来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4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3例患者发生术后SSI。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SSI发生相关的因素有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成人合并症评估-27(ACE-27)评分、术前放疗、缺损修复方法、手术时间、输血。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糖尿病、ASA评分、ACE-27评分、手术时间和缺损修复方法是预测术后SSI发生的6个独立参数。结论对老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术后发生SSI的各类相关因素。
【作者单位】: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鳞状细胞癌 术后感染 手术区域感染
【分类号】:R739.85
【正文快照】: 手术区域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SSI导致的伤口愈合欠佳和住院时间延长,将增加患者的临床问题和经济负担[1-2]。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由于口腔内需氧和厌氧混合定植菌群的存在,伤口直接暴露在上消化道或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同时肿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柳海;Ⅳ型胶原与层粘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王雷,陈英新,高文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3 金晓明,李雅馨,刘桂芳,李金荣,李宁毅,贾暮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4 宋宇峰,冯红超,温玉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巨噬细胞浸润和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谷建琦;张英怀;杨威;;脆性组氨酸三聚体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北京口腔医学;2006年04期
6 王军利;;18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7 李春艳;高文信;张茹慧;王林;赵静辉;李艳秋;;半定量PCR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的表达[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孙乐刚;王芳;刘玲;宋宇峰;杨佑成;王丽芳;;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9 高巍;郭传tx;;口腔鳞状细胞癌患源性诊断延迟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年07期
10 高巍;郭传tx;;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诊断延迟现象的研究现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巍;郭传tx;;口腔鳞状细胞癌延误诊断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衍昌;李芳;;热休克蛋白6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强;张永福;卓夏阳;贾云香;;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僗承翰;林美灄;戴鑓;_5正琪;;发展奈米金结合传统化疗药物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协同疗法(英文)[A];2013第七届海峡两岸毒理学研讨会大会手册[C];2013年
5 吴洪儒;刘晓勇;王凤光;汪育苗;;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晓勇;吴洪儒;汪育苗;王凤光;;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李明贺;张茹慧;吴国民;;CD44 podopla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晔;郭传tx;俞光岩;;口腔鳞状细胞癌脂肪酸代谢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郭传tx;李羽安;高岩;;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特征再探讨[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伟伟;熊学鹏;何三纲;张文峰;;≤40岁年轻女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衣晓峰 乔蕤琳;哈医大二院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D];江西医学院;2000年
2 张建运;β-连环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殷树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表达的意义[D];青岛大学;2001年
4 李秀;明胶酶及其抑制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5 周茜;上皮型钙粘素及相关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格非;孟加拉红染色用于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检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叶平;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的p~53、p~2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D];江西医学院;2000年
8 孙艳芳;桩蛋白(paxillin)在口腔磷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9 蒋宁宁;口腔鳞癌转移与MKK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吴晓燕;hBD-1和hBD-2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30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830805.html